(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不必奔赴拥挤的热门景区,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的蓁巷,已带着改造后的全新面貌,成为“家门口”的休闲优选。
这条北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南连将军巷的450米小巷,从地铁3号线浮桥站步行可达。巷内,咖啡香与市井美食的烟火气交织,老巷的历史底蕴在砖瓦间悄然流露。在“蓁巷和里”的商业品牌策划中——“蓁巷”锚定街巷的地域本真,“和里”则勾勒出和你一起、悠然度日的生活图景,让老巷在“双节”里,既有岁月的厚重感,又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
咖啡醇香,承包晴雨惬意
蓁巷内多家咖啡店风格各异,浓郁的咖啡气息,从踏入巷子起就开始弥漫。“STANDING ROOM”作为2016年开业的品牌首店,9年来圈粉无数,线上下单订单不断。店面虽小,却藏着“全南京最好喝的橙汁”——摞得高高的纸箱上,“南非进口”的标签清晰可见。咖啡更是性价比之王,小杯现磨咖啡仅15元左右,咸芝士拿铁的咸香与咖啡融合,口感层次丰富。
再往前几步便是“clip coffee”,这家“网红”店铺,以创意特调见长。它用一枚回形针作为店铺的logo,还设计了专属文创。它的环境温馨、布置精致,适合拍照打卡,店里总是坐满客人。
“花无缺·现烤三明治”则是午后歇脚的好选择。店内摆满绿植,环境宽敞。除了现烤三明治,也有配套咖啡可选。记者点了香烤黑椒牛肉三明治,面包外皮酥脆,一口下去饱腹感十足。另外两家咖啡店同样风格各异,无论你是不是咖啡爱好者,总能找到心仪的那一杯。晴天时,室外小桌被梧桐叶遮出阴凉,点杯美式晒晒太阳,风里都带着咖啡香;雨天躲进店内,听着雨打树叶的声音,喝杯热拿铁,连等待都变得惬意。
糖水与小吃,唤醒舌尖记忆
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出发漫步蓁巷,刚进巷口,就能被“小巷口糖水”吸引目光。门楣处点缀的黄花绿叶仍留存着七夕的装饰痕迹,店主倪女士介绍,这些装饰会随着节日主题进行更新。推开门走进小店,甜香扑鼻而来,靠窗的吧台位视野绝佳,能俯瞰巷里往来的行人。
这家糖水铺刚开业2个月,主打地道粤式糖水。倪女士此前专门去广东学艺,原料也大多从广东直运;但为了贴合南京人的口味,她又特意调整了配方,比广东本土的糖水甜度稍淡。记者当即点了“招牌大满贯”与红茶“妃子笑”:糖水里的芋圆滑嫩,裹着丝滑的椰奶,每一口都很绵密;红茶清甜不腻,搭配着糖水吃,刚好中和了甜意。一碗糖水加一杯轻乳茶,30元就能让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在巷子里漫步,“宇倩六合腰肚面”的辣油香让人忍不住驻足。店主陈先生的手艺从六合学来,辣油需经文火慢炖一个多小时,香气能飘出好几米。记者点了24元的皮肚腰花面,腰花是前一天从山东冷链运来的冷鲜肉,处理得毫无腥味,切得薄嫩,入口顺滑;皮肚吸满汤汁,咬下去满是汁水,滋味浓郁。
巷子里还有不少地道美食,烟火气十足。手撕烤鸭店的香味扑鼻,使人想停下脚步,买上半只烤鸭边走边吃;鸡蛋灌饼滋滋冒香,刷上甜酱或辣酱,咬一口外脆里软;还有面包店、东北菜、炸鸡店散落在小巷各处,妥妥的“逛吃一条街”。
老巷新颜,烟火依旧
蓁巷的名字取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含草木繁盛、生机盎然之意。据《南京市地名志》记载,明清时期,这里就是连接国子监与市井的重要通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都曾在这条巷子里留下足迹。民国时期,这里更是成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艺术巨擘徐悲鸿、建筑大师童寯等都曾在此漫步论道,这条小巷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处印记。
这个“双节”,不妨来蓁巷吧!喝杯平价好咖啡,吃口地道市井味,在这条焕新巷弄里,感受老南京的烟火与新活力。
通讯员 蒋璐 实习生 王昱文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