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重塑万亿汽车产业链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开启规模化落地


  中国企业参与推动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方案——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正在成为凝聚产业共识、共创循环经济解决方案的全球性平台。在欧洲最大汽车展德国慕尼黑国际汽车展(IAA)期间举行的全球电池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上,来自、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巴斯夫等全球汽车产业链领军企业,以及全球电池联盟、欧洲电池联盟等权威机构的代表,将关注点聚焦推动全球能源循环计划规模化落地的前景。

  大象转身可以比想象的更快。宝马、奔驰等巨头对计划的积极响应,背后是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带来的巨大机遇。通过电池护照等数字化工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正在构建一个跨越材料、电池、整车和用户的全新价值生态。巨头们可以快速获取在电池循环、数字化等领域的关键能力,从过去的产业链主导者,变身为开放的平台生态的组织者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正如巴斯夫电池基础金属与回收高级副总裁Daniel Schönfelder所说,让我们把它变成共同承诺的机会,”“要去行动,并以合作的方式去做这件事。

(全球电池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上,多家巨头畅谈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全球电池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上,多家巨头畅谈全球能源循环计划

  用更循环的方式重塑价值链

  当前,欧洲98%的锂、80%的天然石墨依赖进口,地缘政治风险高企。全球能源循环计划通过电池回收,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瓶颈。例如,巴斯夫的目标是到2030年通过回收满足欧盟14%的锂和25%的钴的需求,这将极大增强欧洲汽车工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欧盟新电池法》对电池碳足迹、再生材料使用比例、供应链尽职调查等都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例如,2031年起,EV电池中再生钴的比例需达到16%。对于奔驰、宝马等车企而言,自行建立一套满足所有要求的闭环体系,成本高昂且周期漫长。

  梅赛德斯-奔驰循环经济负责人Jens Rubi直言,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整个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在质量责任、供应链管理、本地化策略等方面,尤其需要创新的合作理念。欧洲巨头的加入,意味着这个生态正在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参与。

  对于全产业链来说,全球能源循环计划的核心,是通过规模化的回收和技术创新,提供成本更低、供应更稳定的再生材料。电池回收的成本远低于原生矿产开采。数据显示,电池回收成本可低于9美元/kWh,而电池制造成本高达95美元/kWh

  高盛预测,到2026年,电池平均价格将降至80美元/kWh,其中回收材料的贡献功不可没。对于车企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成本下降空间。

  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理号召全行业为循环而生。他强调,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全球协作平台,推动形成标准统一、数据透明、全员参与的循环生态。

  循环性不仅仅是产品设计。它是以一种更循环的方式重塑整个价值链。这是整个行业的闭环。”“这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这对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蒋理认为,宁德时代处在整个电池价值链的十字路口,因为电池是整个电动汽车中最大的单一组件,约占电动汽车总价值的20%30%,除了电动汽车,电池可能对整个储能系统(ESS)的贡献更大。

  我们要让能源循环成为一种经济。蒋理表示,循环经济将释放新的经济机遇和社会价值。通过推动电池从设计、制造、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变革,电池循环经济将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悉,全球能源循环计划由知名循环经济倡导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联合宁德时代20253月联合发起,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企业推动的循环经济公益项目。今年624日,伦敦气候行动周期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MF)与宁德时代共同发布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推动电池循环经济全面落地,同时助力新电池生产彻底摆脱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

  现在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正在构建一个跨越材料、电池、整车和用户的全新价值生态。比如,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提供的全链条闭环方案,能为欧洲车企化解资源+合规双重焦虑,降低上游关键资源依赖性风险,以及堪称史上最严的《欧盟新电池法》合规压力,实现一石二鸟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计划在未来20年内,推动全球50%的电池生产告别新矿开采。据预测,到204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突将破1.2万亿元,电池价值链将创造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

  循环力量化为绿色资产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能源循环计划通过与宝马、奔驰等欧洲巨头共同定义循环标准,实现了规则出海的更高阶全球化模式。这意味着生态内的中国企业,将凭借共通的标准无缝嵌入全球最严格的市场,这比任何订单都更有价值,是投资者眼中最稀缺的抗风险能力长期主义

  最大的挑战是标准,蒋理指出,目前行业没有一个贯穿整个价值链的一致标准,无法识别谁在循环性方面表现更好,谁表现不佳,这是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他强调,更重要的是希望建立标准,比如一个评级系统,这是 ESG 绩效的非常重要的部分,这样才能识别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这是最重要的挑战。

  事实上,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所倡导的闭环生态,是ESG评级中最具象、最核心的E(环境)指标的实践。会议讨论的CREDIT供应商评估工具和电池护照等,正是将循环力量化为可被资本市场定价的绿色资产。未来,谁在全球能源循环计划生态中占据核心地位,谁就将获得ESG基金的追捧和更高的估值溢价。

  比如,电池护照是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平台的核心工具之一。它记录了电池从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数据,为电池的梯次利用、回收估值、碳足迹核算等提供了可靠依据。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的透明度和效率,也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提供了新的服务场景。

  去年11月,全球电池联盟公布的2024电池护照试点中,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和CTP电池两个项目均入选其中,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打造公开透明的可持续电池产业链上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获悉,国内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及多家整车厂商共同参与的电池数字护照试点已取得重要突破。目前已经完成试点数据采集、传输,并且在CBIA电池护照平台上进行了汇聚和护照的生成,通过在车辆C柱粘贴二维码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可视化追溯。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平台向全球所有利益相关方开放,包括材料供应商、电池制造商、整车厂、回收企业、科研机构等。通过平台,各方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业务合作。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单纯的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通过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平台,与欧洲巨头共同制定行业标准,相当于获得了进入欧洲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全球电池联盟执行董事Inga Petersen表示:循环力量化为可被资本市场定价的绿色资产,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的关键。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所倡导的电池护照等工具,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探索。

  据悉,下一步,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将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开展试点项目,探索全链条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经济新模式,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提供系统性支持。刘丽丽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