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次发现黑冠椋鸟


图片由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提供图片由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提供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近日,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在野外监测中取得重要突破——在茫崖市花土沟镇附近的青海油田输油气公司大乌斯站生活区,首次发现并确认了黑冠椋鸟的踪迹。这一发现经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核实,正式认定为青海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据介绍,监测人员在距离花土沟镇58公里的戈壁区域发现了这只头顶乌黑的鸟类。通过查阅《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等权威资料,结合其形态特征(头部黑色光泽、脸颊及上胸羽毛竖立、体长约20厘米),最终确认该鸟种为黑冠椋鸟(Sturnia pagodarum)。黑冠椋鸟属于三有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偶见于我国西藏、云南及新疆等地,此次在青海的发现尚属首次。

从生态环境来看,大乌斯站生活区虽地处戈壁核心区域,但围墙外侧发育有白刺、黑枸杞、红柳等灌丛群落,间隙还分布着小型水洼,为鸟类提供了基础栖息、觅食场所及珍贵水源。每年迁徙季,这里都会吸引赭红尾鸲、戴菊等多种候鸟停歇补给,此次黑冠椋鸟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该区域的鸟类多样性记录。

此次发现不仅是青海鸟类研究的重要成果,也为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我省将在科研监测层面,聚焦高原鸟类迁徙路线偏移、种群数量波动等核心议题,通过定点观测、红外监测等技术开展长期追踪;在科普教育领域,以“观鸟识生态”为理念,搭建互动平台,引导公众从关注单一物种延伸至重视生态系统平衡。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