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用心呵护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地处北纬37°“黄金纬度线”,横跨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山东滨州凭借“世界铝谷”“中国棉纺织之都”“金属板材之乡”等产业名片,绘就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的生动图景。

这座城市有7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利润总额居全省首位;18家企业上榜“中国品牌价值榜”,数量全省第一;17家企业入选“山东民营200强”,资产总额全省领跑。

亮眼的成绩源于滨州对“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的坚守——10000多个企业家梦想落地生根,100场“政企同心·亲清茶事”传递温度,凝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这既是政企协同的发展凝聚力,也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铸就了一座兼具产业实力与人文温度的品质之城。

万份梦想照进现实,全链条服务激活企业动能

“没有‘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我们的‘深海蓝色梦’可能还停在原地。”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滨州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心声。该企业技术研发遇到瓶颈,梦想联络员主动为他们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牵线搭桥,推动校企共建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滨州市重点实验室,为企业解决了人才、技术缺乏的难题。

2023年初,滨州启动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并将其列为市委经济工作“一号工程”,构建起梦想激发、收集、梳理、论证、发布、落实、评价、升华“八步曲”闭环机制,为企业发展破题解难。

拓宽青年人才引进渠道、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融资贷款助力设备升级……在“梦想网上直报平台”上,由滨农科技、中裕食品、创新金属等民营企业申报的10000多个梦想从这里启航,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数据显示,3年来,滨州累计为1125个企业家梦想提供信贷支持超122亿元,帮助248家企业落实用地指标近2万亩,推动733家企业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国家级、省级资质。越来越多像海忠软管一样的企业,在政府部门帮助下找到了追求梦想的路径。如今,“企业敢筑梦、政府帮圆梦”良性循环已形成,从车间设备升级到实验室技术突破,企业家的“纸上蓝图”正逐步变为“实景画卷”。

百场茶事传递温度,零距离沟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建议加快低空经济布局,探索通用航空、无人机等新兴领域应用场景,培育新增长点。”“人才引进和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议室内茶香袅袅,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市领导与企业家围坐一圈,企业家畅所欲言表达心声,政府部门答复直截了当不绕圈子。这就是滨州独创的“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现场。

这种平等对话的机制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运行流程,将需多部门协同解决、发展环节受限制、办理流程有梗阻等重难点梦想诉求,提级到“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高位推进。活动中,市领导聆听每一位企业家的发言,不时追问细节,现场协调解决;活动结束后建立台账,限期办理,并将结果直接反馈给企业,闭环式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茶事活动的影响力远不止于解决问题本身,更在于搭建了一个政企协同、产业共谋的高端平台。在一次聚焦高端铝产业的茶事活动中,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提出“高强高韧铝合金短流程工艺研发”需求,市科技局迅速联动协调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组建攻关团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优先保障工业用地。仅用14个月,该技术成果就实现量产,填补国内空白,并带动50多家上下游企业汇聚再生铝循环产业园。

3年来,滨州举办了100场“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从最初的探索尝试,发展成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活动累计邀请350位企业家参与,收集各类诉求建议495条,其中423条得到圆满解决,办结满意率高达85%。越来越多关于发展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有的企业因参与活动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而突破发展瓶颈,有的企业因活动中形成的共识迎来新的合作机遇,更多的企业因这种贴心服务而增强了在滨投资兴业的信心。

如今,“有事喝茶去”已经成为滨州企业界的一句流行语。一杯清茶品出的是政府服务的温度,喝出的是企业发展的信心,构筑的是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

一座城市的“心安”承诺,多维度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傍晚时分,优秀企业旗帜广场上136面民营企业旗帜迎风飘扬,成为这座城市向企业家致敬的独特方式。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蕴含着城市与企业共荣共生的故事。滨州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在全省首创“企业日”主题活动——“滨州企业日”,出台《优秀企业家表扬鼓励办法》,连续6年高规格召开企业家大会,表扬优秀企业家711人次。3年间,36场“滨州企业日”活动,一次一主题,一场一聚焦,“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真正融入发展血脉。

近年来,滨州创新实施“心安城市”建设,通过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让更多人在滨州心安顺遂、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从“一窗通办”的政务服务改革,到“免申即享”的政策红利直达,滨州涉企部门拧成一股绳、一心为企业,用制度保障让企业家卸下顾虑,安心扎根。

滨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全过程合规建设法治服务的意见》,成立全省首家企业合规协会,为333家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精准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让市场主体在宽松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职工心安则企业心安。滨州深入实施“心安民营”工程,构建职工身心健康一体化服务机制,将“软性关怀”转化为“硬核生产力”,发布《心安企业建设标准》,高标准建设全省首家民营企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打造滨州市“心安民营”展示中心,成功召开全国“阳光企业”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暨“心安企业”建设滨州研讨会。

良好环境催生发展“磁场效应”。今年以来,滨州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作为经济工作核心,发展实力稳步攀升。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2%,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核心力量。1-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0%;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3%。1-7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承载着中国人对归属感深切向往的古语,在今日滨州有了鲜活的现实注解。滨州,正以这份兼具人文温度与产业底气的独特魅力,成为无数创业者心中的品质之城,政企同心携手书写着产业更强、城市更暖、未来更美的新篇章。

原标题:滨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用心呵护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