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林草局生态司指导,中国林科院(林草碳汇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林草碳汇学术研讨会于9月2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相关专家从木业创新、智慧林草、土壤固碳增汇、中国森林年龄结构与碳汇潜力、森林韧性和碳汇协同提升、碳汇评估与碳增汇经营等方面作了主旨报告。国家林草局生态司,黑龙江省林草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林科院/林草碳汇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
会议主题为“推动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筑牢碳中和基石”,旨在聚焦林草碳汇能力提升,围绕林草生态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关注固碳增汇、碳汇计量监测、碳汇价值实现等议题,从科学、技术和政策等不同角度进行交流研讨,以期在科技支撑“双碳”战略顶层设计、基础支撑和实施路径上形成合力,推动林草碳汇形成新形势下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注入强劲林草力量。
会议强调,锚定“双碳”目标,勇担林草碳汇战略使命,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创新机制、试点先行,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原则。要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精准提升林草质量,实施森林固碳增汇工程,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要加快壮大林草产业,强化木制产品碳库储碳功能,并发挥其替代其他高排放材料作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要积极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研编森林碳汇方法学,推动建立收益合理分享机制,确保项目科学性、可信性、公平性。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地方开展碳普惠交易,推进公益性与可交易性碳汇协同发展,探索“碳汇+金融+保险”模式,实现碳汇资产的市场价值。
林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持续提升和潜力挖掘离不开科技创新。2022年,国家林草局依托中国林科院挂牌成立林草碳汇研究院,统筹全国林草碳汇优势力量,在服务国家林草碳汇决策、提升林草碳汇功能方面,先后提出《实施森林碳汇精准提升工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草地保护修复工程,增强草地碳汇功能》《夯实竹资源培育基础,发展低碳竹产业链》等重要咨询建议。在创新碳计量监测技术,建立健全林草碳汇标准体系方面,构建并发布林草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牵头开发了多项国家标准。创新森林生物量遥感计量技术,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方法体系。在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牵头编制《全国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核算报告》和《生态产品目录(2024年版)》。
黑龙江是我国林草资源大省,林地占国土面积近一半,森林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前列,发展林草碳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院士专家的指导支持下,黑龙江守正创新,全力打造“龙江绿碳”省级林业碳汇品牌,持续构建省级林业碳汇交易体系,绘制省级林业碳汇“一张图”,科学有序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在造林碳汇评估方法学、“生态司法+林业碳汇”等方面大胆实践,不断拓宽林草碳汇交易应用场景,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全面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龙江力量”。
6个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打开了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全景视野,每一份分享都兼具科学深度与实践温度。从木业创新角度破解了林业产业固碳减排的关键路径,以“智慧林草”为核心勾勒了林草产业与碳汇协同的体系重构蓝图,深挖生物赋能潜力为土壤增碳与产能提升,结合森林年龄结构量化碳汇潜力与优化配置资源,立足气候变化挑战的森林韧性与碳汇协同提升战略,以及以东北森林生态系统为场景的森林碳汇评估与碳增汇经营实践。研讨会聚焦“林草碳汇”前沿议题,围绕“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遥感与人工智能赋能林草碳汇计量监测”“科技与制度创新驱动林草碳汇价值实现”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明晰林草碳汇发展的科学路径与技术方向,合力破解碳汇核算标准和项目开发交易等多重瓶颈,共同谋划固碳增汇的系统路径与创新政策。
来自国内外林草碳汇领域的专家及权威机构代表,全国林草系统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