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 以奋进之姿书写高质量发展秋日答卷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丰收的喜悦。

玉米成熟了。

冷链物流园独立温控库区。

水稻收割作业。

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

□杨军 本报记者 潘宏宇

秋日的双鸭山,扑面而来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和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全市上下正以“倍速”模式抢抓当前黄金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咬定目标加压奋进,以实干争先的拼劲和冲劲奋战三季度,全力以赴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年度答卷。

1

拉满招商“进度条”  推动项目“加速跑”

初秋时节,宝清冷链物流园园区内鲜食玉米加工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新鲜糯玉米在流水线上依次经过筛选、去皮、快速热力锁鲜等加工工序,完成了从“土味”到“美味”的华丽转身。据了解,宝清冷链物流园首期投产的玉米加工车间配备先进速冻线与真空生产设备,年产鲜食玉米可达4000万穗,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标准化作业,为产品新鲜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步启用的4号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设有5个独立温控库区,温度稳定控制在零下18℃至零下20℃,采用窄巷道与四向车高效存储系统,总容量高达1.21万托,折合吨位约1.2万吨。

在宝清县经济开发区、江浙食品产业园、冰雪温泉度假酒店等大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多个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宝清县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齐头并进,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向好。1至7月,宝清县共签约项目24个,实际利用内资完成46.2亿元,同比增长40.4%;推动17个产业项目开复工建设,完成投资6.4亿元,实现招引和落地“双跃升”。

招商引资热潮起,项目建设正当时。双鸭山市牢固树立“招商为先、项目为王”鲜明导向,聚焦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努力强化大招商、招大商,着力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全力做好强产业促发展这篇大文章,以新突破积蓄发展新动能。全市前7个月实际利用内资183.8亿元,同比增长18.9%;开复工省级重点产业项目39个,开复工率100%;开复工“四单合一”产业项目105个,开复工率84%。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强化专业精准招商,积极转变招商理念,让“招商主导者”成为“投资促进者”;努力创新招商方式,从“广撒网”向“专业化”转变;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力引入增量企业,把新增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以项目带动加快培育新的增量。突出优势招项目,强化力量招项目,创新方式招项目,推动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聚焦存量企业上项目,在“老树发新芽”中生成一批项目;聚焦发展民营经济上项目,在“激发新活力”中生成一批项目;聚焦扩大政府投资组织项目,在“政策补短板”中生成一批项目。围绕发展新兴产业组织项目,在“培育新动能”中谋划一批项目。

当下,双鸭山市正加大力度加速推动招商引资方式创新、能力提升、体系优化,加快产业项目谋划建设、投产达效,为双鸭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更多更有力的支撑。

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片

2

推动企业快发展 推进产业快升级

炼铁工序生铁产量实现20.07万吨,突破了最高月产纪录;炼钢工序钢坯产量完成20.66万吨,打破历史最高纪录;轧钢工序7条产线100%超额完成月计划产量;钒业工序五氧化二钒、钒氮合金均超额完成月计划产量。8月份,黑龙江建龙铁、钢、轧、钒四大工序保持稳定且高效的生产状态,取得超计划、破纪录的佳绩。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也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双鸭山市抢时间、抓进度、快推进,稳增长、促投资、优环境,使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良好态势。

精准调度,稳定工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市直骨干企业“压舱石”作用,鼓励企业积极扩大生产规模,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更多动能。1至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1.8%,全省排名第4位;梳理重点培育临规企业22户;抓好企业减亏扭亏,企业亏损面有效收窄,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助企服务,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全面启动包联领导“暖企护航行动”,全市包联干部923人,包联企业6112户,包联项目95个,累计受理企业问题诉求371个,办结率98.92%;积极培育优质企业,立呈大豆蛋白等5户企业被认定为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兴农副等5户企业成功复核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龙化工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睿祥新材料先进钢铁管材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黑龙江新双锅锅炉有限公司的低硝低碳排放锅炉DHL70-1.6/130/70-AII被认定为省首台(套)产品。积极推动政策落实,简化政策兑现流程,为建龙钢铁、集佳电气等企业争取省市奖补资金1594.62万元,为企业提供周转金6笔,金额1.8亿元。

压实责任,筑牢工业发展底线。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升节能降碳保障能力,持续强化能耗调控,对全市27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开展日常能耗调度,实施动态监测与精准指导。1-7月,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产业结构优化与节能措施的综合成效凸显。同时,积极推进建龙钢铁、建龙化工、中双石墨3户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共节约标煤536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194吨,有力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3

抢前抓早多措并举  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今年,双鸭山市深入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夯实粮食稳产增产根基。据农情调度,全市粮食作物播种1591.96万亩,其中市属粮食作物面积634.67万亩。

秋高气爽,黑土地上遍地金黄,玉米、大豆、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均已进入成熟期,大面积秋收生产工作全面展开。为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应收尽收,双鸭山市抢前抓早,扎实做好秋收各项准备工作。

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双鸭山市成立了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防灾减灾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协作,定期会商研判,联合发布风险预警,建立信息发布机制。累计实施“一喷多促”作业面积175.55万亩,发布工作提示20期、农作物病虫简报12期、作物苗情信息11期、灾害天气预警提示30余次。与气象部门联合共建“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提高粮食单产试验基地”,探索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

为全面加强田间管理,双鸭山市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紧盯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组织市、县两级农业技术专家12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踏查作物长势,有针对性地提供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对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包保专家团队,开展实地技术指导服务20余次,录制技术指导视频8期。结合田间作物长势情况和气象趋势,分作物、分品种下发粮油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培训14期、植保员培训5期,努力提高先进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秋收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双鸭山市加快农机具检修进度,保障收获机械满足秋收生产需求,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机作业人员开展农机技术下乡、农机驾驶员考试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共发放农机安全宣传知识材料6000余份,粘贴反光标识3600余条,确保秋收生产无事故。在此基础上,提前制定秋收计划,密切关注田作物成熟度和气象条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农事建议,提早做好早霜、寒露防范措施,保障粮食及时收获、颗粒归仓。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