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记者 任俊颖)自10月1日起,我省将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期。秋季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冷暖变化不规律,季节性因素易影响生产安全。9月24日,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暨秋季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火提示,提示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从业人员要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生产安全。
在煤矿行业,要针对秋季特点,强化“一通三防”管理,确保通风稳定,严防瓦斯超限。要加强顶板支护和矿压观测,遇地质条件变化时,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要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加强现场管理,规范作业行为,杜绝“三违”,强化末端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值班值守,备齐备足应急救灾物资,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做好极端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在非煤矿山行业,严防暴雨洪水造成非煤矿山淹井、透水、滑坡、溃坝等事故风险。地下矿山受气压影响通风阻力易出现较大变化,要重点防控通风困难带来的风险,以及防范冒顶片帮、高处作业等风险。露天矿山要严防雷电、大风、局地强降雨等异常天气带来的室外作业安全风险,以及车辆驾驶、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尾矿库要认真组织汛后排查,抓好水位控制、筑坝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防隐患不及时整改、突降强降雨不能及时应对等安全风险。
在危化品行业,保证生产负荷稳定,原则上不安排开停车、检维修和动火等特殊作业,确需作业的要严格升级管理,严防作业现场无关人员聚集。结合秋季天气特点,加强高危细分领域企业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强化重大危险源等关键要害部位风险管控意识,落实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等三个责任人包保责任。停产、限产企业设备检维修时,要加强承包商管理,严格按照检维修方案管控作业安全风险。动火、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严格按照《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要求实施,全面辨识管控作业风险,有效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操作程序确认,规范作业审批,加强现场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在工贸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落实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针对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段,以及秋冬季节安全风险,对照抓好常态化隐患排查工作。企业要落实火灾隐患排查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改电气线路、电气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强动火、电气焊作业现场管理,有效防范工贸火灾事故。要对本单位可能涉及的非常规作业全面排查梳理,整改问题隐患,严格管控检维修、外委外包现场作业过程,坚决杜绝“三违”问题。
在森林防火方面,要严格火源管控措施,加密重点区域、关键时段巡逻巡护频次,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强化队伍、物资、预案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情况。同时,提醒公众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主动配合检查,做到森林防火“十不要”:不要带火种进山;不要在林区吸烟;不要在林区野炊;不要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要烧荒、烧田埂草、堆烧;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玩火;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不要在林区狩猎、放火驱兽;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若发现火情,请立即远离危险并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2119报告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