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慧停车”加上“安全锁”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戴瑞雪 通讯员 秀 湖

  数字化浪潮下,“智慧停车”小程序凭借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为市民提供就近停车场查询、空闲车位导航等服务,成为出行好帮手。然而,部分平台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却让这份便利暗藏隐患。近日,秀洲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监督,推动辖区某智慧停车小程序完成安全升级,为用户信息加上“安全锁”,也为同类数字化服务敲响安全警钟。

  事情源于今年7月的一次履职排查。秀洲区检察院工作人员在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监督时发现,辖区内一款使用频率较高的“智慧停车”小程序存在明显漏洞——用户无须验证车辆所有权,仅输入任意车牌号码,就能直接绑定对应车辆,并查看该车辆的历史停车记录、缴费明细等信息。

  经进一步核查,该小程序已接入辖区121个场内停车场及43个路边停车场信息,覆盖范围广、用户基数大,一旦信息被滥用,可能导致车主行车轨迹、生活习惯等敏感信息泄露,甚至引发诈骗、骚扰等后续风险。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平台为提供公共服务而处理个人信息虽属合理范畴,但必须履行审慎保护义务。”检察官表示,行车轨迹、消费记录等信息直接关联公民个人隐私与安全,平台若未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本质上已构成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为及时堵住漏洞,秀洲区检察院迅速与相关行政部门开展磋商,明确各方监管职责,并向小程序运营企业送达整改建议,要求其立即完善身份验证机制,强化敏感信息保护措施。

  日前,秀洲区检察院对该案件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确认小程序已完成全面安全升级。如今,用户想要查看某车辆的停车记录、欠费信息或开具发票,必须先上传车辆行驶证照片。经平台工作人员审核确认车辆所有权归属后,才能解锁相关功能。这一“先验证、再服务”的机制,有效阻断了非车主非法查询他人信息的路径,显著提升了平台的信息安全性。

  “数字化便利不能以牺牲信息安全为代价。”检察官提醒,类似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并非仅存在于智慧停车领域。在手机点餐、运动健身、酒店预订等常见数字化服务中,用户信息保护漏洞也可能隐藏在“便捷操作”背后,消费者要保持警惕,谨慎授权个人信息,遇泄露问题及时维权。

  此次公益诉讼监督,不仅为“智慧停车”补上了安全漏洞,更展现了检察机关守护公民信息权益的决心。未来,秀洲区检察院将持续聚焦数字化服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通过公益诉讼履职为更多民生领域的“数字便利”上好“安全锁”,助推市民共享更安全、更安心的数字化生活。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