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在基层】
为山区孩子点亮一束光
■ 贺蕊
五月的风,裹挟着陕北黄土高原特有的荞麦花香,悄然溜进县政府采购中心803办公室的窗缝。林夏正对着电脑屏幕,第8次逐字核对手中的采购文件。打印机发出低沉的嗡鸣,缓缓吐出最后一份《镇九年制学校多媒体设备采购项目采购公告》。空气中,新印纸张的油墨香与窗外飘来的麦花香交织在一起,让她恍惚想起刚入行时,师傅何睿递来的那杯茉莉花茶——初尝清苦,细品回甘。
“林姐,老校长又来电话了。”组员小乔推门探头,手里的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镇中心学校-王建国”的备注。林夏按下免提,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夹杂浓厚陕北口音的急切声音:“小林同志啊,娃们天天下课就趴在教室门口望啊,问投影仪啥时候能来?我跟娃们拍胸脯保证,劳动节收假后的第一天一定让他们见上!可依法要走采购程序的,我这把老骨头天天往镇政府跑,就是怕耽误一天,娃们就多等一天……”
林夏的目光掠过墙上的日历,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铺在桌面的项目进度表。如果一切顺利,劳动节放假前三天采购流程就能走完,签合同、供货、安装,时间刚刚好。但她清楚,这一次的付款方式中,预付款比例从以往的50%压到30%,几乎没有先例。万一没有供应商投标,老校长退休前这个唯一的愿望和孩子们所有的希望都将落空。
老校长那近乎恳求的语气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像一根柔软的针,轻轻扎在她心上。林夏听见自己的声音比往常更柔、更稳:“老校长您放心,采购公告我们今天已经拟好,明天一早就挂网公示。顺利的话,下周签合同,最晚放假前,设备一定送到学校。”
挂断电话,林夏迅速搜索全网类似的采购公告——果然,30%的预付款,全网没有一例。她望着窗外那片在风中起伏的荞麦花田,银粉色的波浪仿佛也化作了老校长一声声焦虑的叹息。还记得第一次见老校长的场景:马上就要退休的他,在一天雨后的下午推开803微掩的门,“小同志啊,麻烦问你俺们学校要买教学设备,是要从你们这里买吗?是不是得很长时间?”“也不是,采购金额达到一定的数额,得走政府采购流程,具体时间有法定时限的……”还记得那天下午林夏给老校长倒了一杯清茶,耐心地给他讲流程和注意的地方,聊到迫近黄昏时才把老校长送上电梯离开。
这时小乔推门进来,镜片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语气有些急:“林姐,这付款条件太苛刻了!本来政采项目利润就薄,还要压款,企业又不是做慈善的。万一流标,再重新招标,那时间上就得延长,孩子们可就真的失望了!”
“小乔,”林夏轻声打断,将电脑屏幕转向他,调出一份某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山区教育系统政府采购的通知》,“你看这一条——‘对于服务类采购,应优先考虑供应商的教育公益服务能力’。我们白于山区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很多企业是有教育情怀的。我们把信息发向全国,总会有人愿意站出来——既符合财务能力,也有公益初心。” 她顿了顿,目光清亮地看向小乔:“我们要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相信的力量’。” 小乔扶了扶眼镜,眼神一点点亮起来:“是啊……又不是不给钱,只是我们暂时给不了那么多,也许真有企业愿意陪我们赌一把?” 下午六点整,采购公告准时挂网,林夏注视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18:02,刚好赶在下班之前,她轻轻呼出一口气。
放假前一天,林夏与中标单位的周阳经理一同站在镇校仅有的多媒体教室中。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砖块,黑板槽里还安静地躺着小半截粉笔头。周阳蹲在地上,认真测量墙面尺寸:“林组长,这面墙得加固才行。我们免费提供支架,再帮学校把线路重新布置一下,保证最终投出来的画面清晰稳定。”
“嗯嗯,感谢周经理!”林夏边说边指向窗外,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踮着脚尖趴在窗台上朝里张望,眼睛乌溜溜的,“您看,这些孩子里,一定有人从没见过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
老校长满脸堆着笑意走进教室,指着其中一个小女孩说,“是啊,小林,还记得上次带她们去县里听公开课,课后这孩子追着投影仪的光斑满教室跑,说那是‘会动的星星’。”
周阳站起身,目光倏地变得柔软:“我爷爷以前也是乡村教师。他临走前最放不下的,就是没能让娃娃们亲眼看看‘山外面的世界’。这次这单,我们不图赚钱——能帮上忙,就值。”
五月一日清晨,林夏被手机连续振动唤醒。是老校长发来的视频:镇校的操场上,红色横幅“开学典礼暨智慧教室启用仪式”被西北风吹得飒飒作响。画面中央,老校长一只手抚摸着崭新的投影仪,眼角堆叠的笑纹像盛开的荞麦花,绚烂而顽强。身旁的周阳穿着整洁的工装,神采奕奕。
镜头缓缓扫过台下——孩子们齐刷刷仰着小脸,眼睛明亮得像落满了星星。紧接着又一条约十秒的视频弹出:老校长举着遥控器轻轻一按,投影幕布上顿时跃出一行七彩艺术字——“欢迎新老师:来自山外的光”。镜头悄悄转向最后一排,那个曾经追着光斑奔跑的小女孩,正踮着脚尖,伸出手指,极轻、极轻地触碰幕布上流转的彩虹。老校长的声音有些发颤,混杂着孩子们清脆的欢呼:“娃们说……这束光,比过年时候放的烟花还亮,还好看。”
窗外的荞麦花开得如云如海,清香又一次漫进办公室。林夏拉开档案柜,将镇校项目的完整资料轻轻归入其中。档案封皮,“阳光采购”四个烫金大字在晨光中微光闪烁——那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老校长眼底的泪光,是孩子们指尖第一次触碰的光芒,也是每一位政采人心中那处最柔软的坚守。
打印机再次嗡嗡响起,新一叠采购文件在风中轻轻翻动。林夏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想起师傅何睿曾经对她说:“政府采购,不只是买东西,更是把纳税人的钱,变成温暖,变成希望,变成每一个普通人能摸得着的幸福。” 风轻轻掀开桌角的笔记本,最新一页是她清晨写下的几行字: “今天,我们为镇校的孩子们点亮了一束光。而我相信,这束光,终将照亮更多地方。”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县级政府采购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