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将花江峡谷大桥“流量”转化为发展“留量”


  9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对于黔西南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它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时间的缩短,更是发展时空的压缩,为黔西南州融入更大市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乡融合提供了重要机遇。

物流更畅了,打开了“黔货出山”新通道。大桥的建成,两岸通行时间将由过去的2小时缩短至2分钟跨越。大桥如同一条“金丝带”,将黔中经济区与滇中经济区紧紧相连,黔西南的优质又增添了出山新通道。黔西南州将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织密“冷链网”,在田间地头建起“冰箱”,让蔬菜瓜果从枝头到舌尖始终新鲜;建起“高速网”,物流体系覆盖“县乡村”,成本降下来、效率提上去,让货车司机不再绕山绕水;打造“品牌网”,给菜心、茶叶、薏仁米、食用菌、精品水果等特色农产品贴上“黔货”标签,让全国消费者能品尝到黔西南大山珍宝味道。

产业更活了,催生了区域发展新动能。大桥建成通车,必将促进区域间的经贸往来、产业联动,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高效流动。比如,积极拓展贸易新通道,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金属制品等特色工业产品,布依族刺绣、苗银等民族工艺品走进东南亚市场;依托“世界第一高桥”这一超级文旅IP,融合布局户外蹦极、登山探险、摄影写生等独特旅游场景,发展民宿经济,创新桥旅融合新业态新玩法;深化区域合作,将旅游目的地从“单打独斗”转变为“组团出击”,共同塑造黔西南乃至贵州省旅游的黄金品牌形象。

乡村更美了,描绘了共同富裕新图景。大桥建成通车,为黔西南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将深入推进“交通+农业+旅游”融合发展,联动周边景区打造农旅融合精品线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焕新非遗传承生机与活力,推动非遗文创产品进景区、进市场;进而通过电商赋能、消费帮扶、产销对接等方式带动就业创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富起来,真正让大桥通车带来的红利福利惠及千家万户。

  下一步,黔西南州将在完善旅游配套、丰富业态创新、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区域协同等方面持续用力,努力将大桥的“流量”转化为发展的“留量”。

一审:洪英杰

二审:汤成伟

三审:谢红娟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