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酒店与民宿预订进入旺季,不少消费者却遭遇退单涨价、虚假宣传、退款难等问题,假日出行体验大打折扣。“人民投诉”平台近期收到多起相关投诉,反映部分商家借助节假日需求旺盛,设置消费陷阱,侵害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预订酒店客房,为国庆中秋“双节”出游、出行提前做好准备,一旦遭遇“退单涨价”,无疑会影响出游行程和体验。而商家无非为了坐地起价,在假日期间能够大赚一笔。笔者认为,“退单涨价”行为违背了契约精神,也让商家的诚信“掉价”,此类出卖诚信赚取不义之财的乱象,亟待有关部门依法整治。
毋庸置疑,酒店、民宿拥有自主定价权,可以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供需及时调整房价。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酒店、民宿客房价格因需求量大增而暴涨,本也无可厚非。然而,不少消费者提前订好了酒店、民宿的客房,等于双方签订了消费合同。在无不可抗拒无法履约的特殊情形下,酒店、民宿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住宿服务。如果确实因“停业装修”“业务调整”等特殊原因,导致节假日期间无法经营,双方可协商取消合同,并支付一定的违约金。但一些酒店、民宿“退单涨价”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在节假日赚更多的钱。
事实上,被强行单方面取消订单的消费者,大多只能获得原价退款,最多在与平台沟通后获得一定数额的“差价补偿”“优惠券”“代金券”等,能实现“退一赔三”的少之又少。由于维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于是许多消费者便放弃了维权。而商家在系列“退单涨价”操作下,在假期赚得盆满钵满。酒店、民宿如此趋利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契约精神,也打乱了旅客的出游和住宿计划,相应增加了出游的经济成本,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退单涨价”乱象,各地市场监管、物价等行政管理部门千万不能坐视不管。一方面,应采取有力措施,联合平台依法整治,严格规范酒店、民宿的经营行为,及时制止“退单涨价”等违规违法行为,严重违法或屡教不改的,则封停商家的平台账号;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消费者维权,加大违法成本,凡查实酒店、民宿等商家以虚假信息为由单方面毁约的违法行为,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的同时,责令商家支付消费者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即“退一赔三”,让商家最终得不偿失。这样,让“退单涨价”无利可图,才能遏制此类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