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重庆9月23日电 (记者 马芳)9月23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开幕。大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匠心铸梦,向新而行”为主题,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卓越贡献与创新成果。
由自治区总工会打造的内蒙古展区,以“工创未来·匠铸北疆”为主题,紧紧围绕自治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的工作大局,融合科技感、工业风与地域特色,分为产改成果、工匠风采、创新成果、工匠培育、领先企业5大板块,以及工匠做客间、活动打卡区2大专区,融入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电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稀土、现代畜牧业等元素,精心筛选了40余件职工的创新成果和“五小”创新成果,特别邀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大国工匠、北疆工匠在内的59位工匠人才,集中展示了内蒙古产业工人的卓越风采和创新成果。
本届大会内蒙古展区亮点纷呈,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和正火工艺、小口径火炮身管、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模型、机械式自锁防脱落牵引锁止装置等“镇馆之宝”亮相;内蒙古工匠全家福展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郭晋龙、4位大国工匠、2位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以及85位历届北疆工匠的风采;集中展示了30家内蒙古工匠学院建设成果和工匠之都的建设发展情况;伊利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家单位作为内蒙古领先企业代表参会。
一直以来,内蒙古高度重视工匠人才培育,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搭建创新平台等举措,为工匠成长与技术突破提供有力支撑。自治区总工会经济部副部长刘洁说:“这次大会为工匠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期待他们乘势而上、奋发作为,共同让‘内蒙古制造’的底色更鲜明、品牌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