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徐震
1个5米多高的发酵罐,3天内能培育出上千平方米的“蘑菇”——在位于南太湖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浙江华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力(化名)介绍产品时,做了个形象的比喻。
“麦角硫因是蘑菇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认知障碍风险、延缓衰老。”李力介绍,华睿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规模化生产这种成分,无需依赖天然蘑菇,从而实现低成本制造。
华睿生物是一家集酶催化、代谢工程和生物发酵技术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10余年的研发积累,目前已经成为β-丙氨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麦角硫因、瓜氨酸、组氨酸等多个领域的龙头企业。
“大自然中的植物都有自己的活性成分,我们食用它们就是为了获取这些成分。”李力介绍,他们构建起“菌种构建—发酵培养—分离纯化—高纯度成品”的生产模式,“智造”出大自然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供应给运动营养、香精香料、个人护理等上游企业,最终走进千家万户。
“3年前,麦角硫因只有美国的企业能生产,1公斤售价200万元。”李力告诉记者,他们经过多年研发,最终做出的麦角硫因在性能不输国外产品的同时,每公斤价格只有5000元,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作为培养基的黄豆粉气味扑鼻而来。提取工艺部分离纯化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工程菌接种至无菌发酵罐中,使用可再生原料作为碳源,添加氮源、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在严格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发酵,最后采用分离纯化工艺进行提取。
能合成万物,离不开企业强劲的研发实力。华睿生物负责人介绍,企业研发团队主要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诺丁汉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等,拥有先进的酶蛋白进化、微生物基因编辑和基因改造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浙江省创新型企业等荣誉。
“目前,我们正在长三角地区布局。”李力介绍,企业已建立上海、湖州、安徽滁州三大研发中心,分别承担基础研究、中试和生产功能,借助长三角地区的资源互补,不断做强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