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新闻记者 蔡欢
连日来,赣江南昌枢纽(主支)二期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建设者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或绑扎钢筋,或安装模板,混凝土浇筑设备则在一旁不停运转,各道工序衔接紧密,工程稳步推进。
钢筋工胡亮亮是这片工地上的“快手”,他和工友们弯着腰,专注地用铁丝固定手中的钢筋。“钢筋是工程的‘筋骨’,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扎不牢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胡亮亮说完,迅速拿起细铁丝,绕着几根钢筋缠上两圈,手腕敏捷地一转,铁丝便像拧好的麻花般紧紧锁住钢筋,整个动作流畅利落,前后不过一两秒。“一天下来,我一个人差不多要绑扎1吨钢筋,虽然累,但看到工程加速推进,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胡亮亮拿起大水瓶,“咕噜噜”一口气喝完,休息约5分钟后,又快速投入作业中。
据赣江南昌枢纽(主支)项目经理李三龙介绍,为保障工程进度,现场有300多名施工人员进行24小时三班倒连续作业。目前,二期工程已顺利完成闸基础开挖与管桩施工,主体混凝土浇筑进度已达67%,整体建设稳步向前。“赣江南昌枢纽(主支)二期工程主体共10孔泄水闸,其中首个泄水闸闸墩已于8月18日实现封顶,比原工期大幅提前,这是全体建设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李三龙表示,当前施工团队正集中力量推进剩余泄水闸主体结构施工,全力以赴冲刺目标,力争11月底实现所有泄水闸主体结构封顶。
随着二期工程全面进入基坑开挖支护和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施工团队在细节管理上“下苦功”,从工序衔接、工艺优化、人机调配、质量管控到安全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深耕细作”。李三龙坦言,二期工程的基坑空间相对狭小,却需要划分出六七个作业区域,给施工组织带来不小挑战。“为此,我们多次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人员沟通研讨,反复优化设计方案,最终实现了基坑空间规划的合理有序,同时保障了现场文明施工,让各区域作业互不干扰、高效推进。”李三龙说。此外,二期工程混凝土浇筑量约37万方,为确保浇筑质量与效率,团队通过优化局部混凝土浇筑顺序,避免了上游齿槽范围的重复开挖,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增加胶带机的覆盖浇筑范围,让混凝土布料更均匀,进一步提升了浇筑质量,为工程“强筋健骨”筑牢基础。
在安全管理方面,施工团队则严格落实岗前安全教育,要求所有夜间施工人员必须身着反光工作服,提升作业辨识度;现场布置上,在各工序作业区域张贴醒目发光标识,全方位提升夜间施工安全系数。同时,启用专用施工线路,安排专业人员全程看护用电设备,并加密安全巡检频次,实时排查用电隐患,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