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俺也是国家认证的烧烤料理师啦”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白复海

9月21日,夜色下的锦州烧烤摊,炭火映红烤串师傅李波的脸。肉串在烈焰上吱吱作响,他手腕轻抖,铁签翻飞间精准撒料,青烟腾起时油星迸溅,烤出诱人的金红色泽。“干了30多年烧烤,如今俺也是国家认证的‘烧烤料理师’啦。”他抹了把汗,笑容里有藏不住的自豪。

这份自豪源于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第七批新职业目录。在新增的42个新工种中,“中式烹调师”职业下增设“烧烤料理师”工种——这个由中国饭店协会牵头,联合锦州烧烤行业协会等多地协会共同申报的新工种,让无数像李波这样的烧烤师傅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那晚打烊后,我们后厨几个兄弟聚在一起喝了半宿。”从业近20年的夏磊回忆起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情景,眼角的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这回到哪儿填表不用再纠结职业一栏怎么填了。”说着,他熟练地将羊肉串排上烤架,“以前总被说‘不就是烤串的嘛’,现在咱‘有名分’了!”

在锦州烧烤协会会长李志看来,这个“名分”来之不易。自2005年协会成立以来,先后为“锦州烧烤”申请国家注册商标、市级非遗项目,如今又成功推动职业认证。“‘烧烤料理师’不是简单的烤串工,他们需要掌握火候控制、食材处理等核心技能,还要具备创新研发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李志指着锦州烧烤博物馆里的学员说,“我们要改变‘低门槛职业’的传统印象,让从业者获得专业身份和职业尊严。”

这个职业背后,是锦州烧烤传承十一代的匠心。看似豪放的烧烤技艺,实则藏着繁复讲究的门道。“锦州烧烤手法独特,有生烤和熟烤之别,光小调料就达十几种,不少烤食还要进行中草药配制。”李波一边给串腌料一边介绍,“因讲究‘蘸、刷、撒、烤、翻’,所以质感新鲜、口感纯正、色泽入目,让人食而不腻、食而不厌。”

夏磊至今记得师傅的话:“烤串要用心听声——油滴落到炭火上时的‘刺啦’声能判断火候,肉串变色时的细微差别决定翻面时机。”如今他带徒弟时,也会手把手教这些经验,“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国家认证的培训体系,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个行业。”

职业认定的背后,是一个年产值超千亿的庞大产业。以锦州烧烤为例,作为“辽宁十大名小吃”,每年吸引无数食客专程前来,为锦州带来持续经济活力。李志透露,目前全球已有7万多家“锦州烧烤”门店,劳务品牌从业者近10万人,带动上下游就业超百万人。

锦州市人社局职建科工作人员胥楠介绍,目前人社部门正积极推动“烧烤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支持企业、院校和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善从初级烤工到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夜幕降临,锦州烧烤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炭火炽烈,烟气蒸腾,夏磊将刚烤好的肉串装盘,麻利地撒上最后一把芝麻:“咱得用心干,对得起国家给的这个名。”他望向熙攘的食客,目光灼灼,“这个手艺要传承下去,要用一辈子去钻研。”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