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海南 通讯员 金可文
金秋时节,黔东南州天柱县广袤田野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在天柱县社学街道红卫村连片300余亩的南瓜基地里,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金黄南瓜掩映在藤叶之间,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搬运、装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今年南瓜亩产预计能达到5000斤,总收入有望突破80万元!”种植户谢尚燏脸上写满了喜悦。
这位曾经闯荡沿海和贵阳的“新农人”,如今选择回乡创业。今年,谢尚燏首次大规模引种“金冠密本”南瓜。
“我们这是订单种植,有保底收购价托底,产品直供广东、浙江、贵阳等地,根本不愁卖!”谢尚燏语气中透出十足的底气。订单模式如今已成为天柱县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坚实支撑。
在巩固订单模式的基础上,天柱县还积极借力数字经济,通过“直播助农”打破地域限制,为优质插上“云翅膀”,拓展更宽广的市场空间。
“非常感谢县自媒体协会来基地做直播,活动当天就来了近百人采摘,销售上万斤。”邦洞街道赖洞村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张美茂开心地说。
随着丰收季的到来,天柱县自媒体协会组织多名网络主播,先后走进赖洞村的葡萄基地和楞寨村的蜜桃基地等,开展实地直播推介。主播们穿行于果藤翠枝之间,向全国网友生动展示天柱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和采收实况,不仅吸引大量线上观众下单,更带动不少周边游客亲赴果园体验采摘。
“订单+直播”双轮驱动,不仅进一步畅通了销售渠道,也有力提升了“天柱瓜果”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天柱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发展南瓜、冬瓜、精品水果等特色种植。通过订单农业稳基本盘,以直播电商拓展新市场,辅以农业科技支持和联农带农机制,走出了一条“产销两旺、效益提升”的产业振兴之路。今年以来,全县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已达6.3万亩,总产量5.23万吨,实现产值3.17亿元。丰收的喜悦,正不断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