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琐事中见温度


日前,海口市秀英区某小区业主反映了一桩烦心事:小区内榕树根系堵塞了一楼住户厕所排水管、拱开地砖,甚至顺着雨水管道蔓延到了楼顶。解决“榕树之困”,却面临砍伐或移植流程复杂、费用高昂的现实问题。经过相关部门和业内专家指导后,当地采取“物理屏障+定期修根”的折中方案,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让小区绿荫与安居兼得。

“榕树之困”看似寻常小事,却与基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类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有时仅从法律法规层面一时难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容易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若听之任之,群众的诉求就容易拖而不决、不了了之;而彻底解决,又面临政策法规或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现实制约。

在基层,百姓遇到和反映的现实困难和诉求千差万别、各式各样。基层治理工作所面对的情况往往也如“榕树之困”般盘根错节,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水平的试金石。

民生工作应是“暖心”的工作,既需要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更需要换位思考的真情实意。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遇到的群众诉求,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多是寻常小事。但小事不小,每一件都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每一件都体现着一个地方或单位对待群众的情感和态度。面对群众的呼声,党员干部要将自己摆进去,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才能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越细致,越温暖。民生实事看似琐碎,实则件件重若千斤,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在于把每一件小事办实、办好。只有以扎实细致的作为,紧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料添彩,才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