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近50支球队参赛 第三届“熊猫杯”乒乓球精英大奖赛成都开幕


9月20日,由冠名的第三届“熊猫杯”乒乓球精英大奖赛在成都市城东体育公园二期综合运动馆开幕。本次赛事汇聚全国近50支代表队、500余名选手。不仅是四川体育IP赛事建设的重要一环,更以“赛事+旅游”的创新模式,为全民健身与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据记者了解,本届“熊猫杯”乒乓球精英大奖赛由四川省体育总会主办,四川省乒乓球协会与成都市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共同承办。赛事以“高规格、高水平、高影响力”为核心,引入中乒协授权的积分认证机制,确保赛事成绩与全国业余积分体系接轨,吸引众多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前国手赵钊彦、魏世皓、习胜、曹幸妮、冷雨桐等名将悉数亮相,刚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比赛中取得名次的四川队、重庆队、广东队等队员也火力全开,为观众奉献一场场高水平对战。

“我们不仅要打造IP赛事,更要构建人才培养生态。”四川省乒乓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奥运冠军陈龙灿表示。本次比赛参赛选手中有近50人曾入选全国专业队,10人具备国家队经历,形成“专业引领、全民参与”的竞技格局。

作为“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的践行者,“熊猫杯”正释放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本届赛事吸引数百名外地选手参赛,很多选手组团来到成都,比赛之余也期待能够与成都来一次亲密接触。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本次比赛带动了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选手们比赛之余也会看国宝、赏美景、品美食,真正将“赛事流量”变成“城市留量”。来自北京的运动员直言:“比赛间隙我们深度体验了成都的美食和文化,这种‘赛事+旅游’的模式让人难忘”。赛场内外的“消费场景”同样亮眼,场馆内外均设置了众多商业展位,邀请多家本土知名企业到现场展示、售卖,同时,还设有双宝文化艺术展、熊猫纪念品、茶艺、泥塑等体现四川本土文化的展示窗口。这种“赛事引流、商业变现”的闭环,使赛事直接拉动赛外消费。

当前四川省正通过“金字塔式”赛事体系构建全年龄段乒乓球生态:基层有社区联赛,中端有全民健身公开赛,顶端有“熊猫杯”精英赛。随着世乒赛、乒乓球混团世界杯、全国俱乐部甲A联赛等顶级职业赛事相继落户,成都已成为西部乒乓球的“高地”。如果说“熊猫杯”为城东体育公园再添热度,那么近年来这里接连不断的国球盛事,早已让它成为成都乒乓球迷心中的圣地。今年5月2日,“致敬劳动·国球进公园”活动在成都举行。中国乒乓球队教练王皓、马琳、肖战、邱贻可、刘志强、刘恒,以及孙颖莎、王楚钦、王曼昱、梁靖崑、林高远等顶尖选手现身,与市民零距离互动,带来满满的惊喜与热情。城东体育公园二期综合运动馆也被四川省乒乓球协会列为“全民健身示范基地”。

“我们希望每个乒乓球爱好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陈龙灿的愿景,在赛事现场得到生动诠释——既有专业选手的激烈对决,也有社区居民的欢乐互动;既有专业积分的权威认证,也有本土企业的深度参与。当专业赛事与惠民服务同频共振,“国球”的种子正以成都为圆心,向全国播撒全民健身的活力与希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