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在即,本届敦煌文博会有哪些展览,展览有哪些看点、亮点,跟随记者走进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先睹为快吧。
本届敦煌文博会展览面积约2.4万平方米,集中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艺术、非遗文创、风土民俗等,以及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的最新成果、我省非遗保护成效与文创最新产品。
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成果展展厅,位于敦煌国际会展中心B馆。步入展厅,顶部悬挂的石青色、浅红色彩带,灵动飘逸,很是醒目。莫高窟第3窟复制窟,高精度还原了窟内壁画,如入真窟。
“此窟是莫高窟元代最重要的代表窟,也是敦煌石窟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里,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窟内壁画,配合文字解说,让观众更易深入了解壁画的故事和其艺术造诣。
来到非遗文创精品展,真叫人大开眼界!蕴藏着历史底蕴的非遗技艺和充满巧思的文创产品,在这里大放光彩。
敦煌博物馆文创“阮咸仿螺钿冰箱贴”精美绝伦,兰州市博物馆文创“兰小五”香包憨态可掬,通渭的麦秆画形象生动……展览分“指尖遗萃”“非遗流韵”“花开敦煌”“国潮文创”四大板块,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非遗文创精品展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文创展品。
“哇!这剪得也太像了!把我的睫毛都剪出来了,太厉害了!”
循声望去,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何霞巧手翻飞,正在为游客现剪肖像。一把剪刀、一张纸,只三五分钟,一幅惟妙惟肖的肖像剪纸就诞生了。
何霞是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的一名警察,剪纸是她的业余爱好。“我从3岁就开始跟随外婆、妈妈学习剪纸,我们村里有很多剪纸大师。”何霞说,“剪纸现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希望有更多人看到平凉剪纸、爱上平凉剪纸。”
来自庆阳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明霞同样在忙碌着,“这次敦煌文博会,我们带来了刺绣香包、虎头帽等手工艺品,深受大家的喜爱。”
来到甘肃演艺集团的展台前,记者被几件传统乐器吸引。展柜上,有序陈列着仿唐螺钿工艺琵琶、凤首箜篌、排箫等乐器。甘肃演艺集团敦煌艺术应用推广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赵文心告诉记者,这些乐器都是根据敦煌壁画复原的真实乐器,是可以用来演奏的。
同样热闹的,还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展。俄罗斯的套娃、伏特加,沙特阿拉伯的椰枣、香水、丝巾,马来西亚的巧克力、白咖啡……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特色产品竞相斗艳,悄悄讲述着它们与丝绸之路的动人故事。
首届“敦煌华彩”国际文旅商品展位于敦煌国际会展中心E馆。进入展馆,记者看见一群孩子戴着VR眼镜、拿着玩具冲锋枪。这是深圳赛爱宁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行进交互式沉浸体验剧《跟着走·长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体验者可以‘化身’红军战士,端起枪,重走长征路,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一惊天动地的人类历史奇迹,真切感悟红军的英雄壮举和伟大精神。”
“敦煌华彩”国际文旅商品展上,还有伊朗、肯尼亚等国参展商带来的商品,等着游客们前去探看体验!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文明对话的桥梁和纽带。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碰撞,中国与世界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