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八一冰川


接到任务,管护员紧急向八一冰川出发。

八一冰川附近的胡兀鹫。

气势磅礴的八一冰川。

哈延孝(左一)和同事巡护八一冰川。

蜿蜒的黑河。

消融的冰川。

生态管护员整理野生动物的照片。

巡护。

西海新闻记者 祁晓军 文图

初秋,位于祁连山黑河源头的八一冰川,寒气袭人,空气中已有了冬日的迹象。

一大早,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沙龙滩管护站站长哈延孝裹紧外套,和同事一起到冰川周边区域巡护。若发现非法闯入的游客,他们会及时劝导离开,并将游客留下的垃圾清理干净。

从海拔3700米的沙龙滩管护站到海拔4600多米的八一冰川,这条崎岖的山路,哈延孝和同事每月至少要走4趟。哈延孝说:“八一冰川是黑河的源头,我们全力守护好八一冰川、守护好黑河,让一河清水造福中下游流域的百姓。”

目前,沙龙滩管护站用“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守护冰川,生态管护员巡护时顶着寒风记录融水流量、冰裂变化,这些带体温的数据成了科研的重要参考。

“哪怕为减缓消融做一点点事,也值!”哈延孝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坚定。

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沙龙滩管护站的每一名管护员都相互鼓励、帮忙。每次巡护回来,大家就围在火炉旁煮奶茶,生态管护员马明会拿出野生动物的照片给大家看。信号中断时,大家就组织学习生态知识。

在沙龙滩管护站的游客劝返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非法进入游客的相关信息。每次发现非法进入的游客,哈延孝都会带着同事前去劝导。

马明回忆,今年春季,一辆电动汽车在冰川野路陷进雪坑,哈延孝接到当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后,立刻带着站上的人去救援。当日,他们几人顶着寒风推车,手冻得僵成一团,用了两小时才救出车辆。回到管护站时,大家的脸和手都被冻得青紫。“人命关天,只要有求助,肯定第一时间上。”马明说,每次看着被困者安全离开,所有的寒冷疲惫烟消云散。

在哈延孝的鼓励下,沙龙滩管护站的生态管护员轮流参加培训。马明自学摄影,并拿到无人机驾驶证。其他人也跟着学技能,用更专业的方式守护冰川。

“你看,现在草原上见到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石藓也重新长出来了。”哈延孝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午后,太阳透过云层照在冰川上,泛着微光,哈延孝和同事们拿起装备,准备当天的第二次巡护。寒风中,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流石滩上,用坚守为八一冰川筑起一道生态安全防线。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