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贲腾 严磊
9月20日,南通队主场迎战淮安队,南通主场体育会展中心内外超4万人齐聚。球迷乐享“苏超”盛宴,城市安保迎来一场“大考”。
自上一轮主场对阵苏州队以来,面对主城区新场馆启用、在市中心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等挑战,南通公安系统创新机制、迎难而上,再次实现内场8分钟“丝滑”退场、外场半小时疏散完毕、全域全程零事故的目标。
用户思维,解决“寻”的痛点
“中了!”9月15日,淮安市民裴艳收到“苏超”门票中签的手机短信。南通警方提示短信紧随而至,里面包含两张图:一张比赛场馆周边停车场分布图,一张比赛场馆内部座位分布图。
对于外地球迷来说,最大困扰是比赛当天如何顺利抵达现场。南通公安部门从“用户角度”出发,围绕“路线怎么走、车位哪里有、场馆如何进、座位怎么找”,创新推出“一览四寻一端”智慧安保系统。通过构建场馆区域厘米级3D实景模型,实时指引方向、显示安检入口、生成寻座路线,引导球迷快速进场入座。
9月20日下午,裴艳“按图索骥”,从淮安自驾出发,抵达南通后按提示短信将车子停放至南通市图书馆地下车库,接着搭乘免费接驳公交,全程仅3小时,就顺利坐进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看台。
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张卫民介绍,在上一场比赛的基础上,9月20日的比赛进一步优化。比赛当天免费开放赛场周边16个停车场,释放约1万个泊位;投入200多辆接驳公交,最大限度提供运力保障体系;通过媒体平台、群发短信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提醒,建议市民选择绕行,避免赛场周边出现交通拥堵。
南通主场历经3次变更,每一次都要反复勘察现场,因地制宜评估预演,不断完善保障方案。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大型活动安保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尤姚栋介绍,观众都是错峰进场,但离场时人流会大幅集中。为此进行多次测算,最大量增开离场通道,并与交管部门紧密协同,人流到哪指挥到哪,从而实现快速离场、有序疏散。
算力加码,提升“管”的质效
大型赛事活动,最难的就是组织管理。在南通主场赛场指挥部,大屏画面实时切换,这里是南通公安“最强大脑”——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实战支队的“战场”,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密切关注着赛场内外的风吹草动。
7月19日,南通队主场对阵盐城队比赛时,赛场旁边一架“黑飞”无人机悄悄起飞,还没完全升空,就被及时发现控制;8月31日南通主场,先后有两名家长求助“找娃”,12分钟,孩子被民警带到家长身边……
“三四万人的活动,光靠民警的眼睛肯定不够。”南通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实战支队副支队长陈坚介绍,在大数据支持下,赛事安保的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去年以来,南通公安在公安部、省公安厅组织的科技创新和建模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24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跃居第一等次。
有AI帮忙,警力得以在“最关键处”派上用场。南通球迷葛源峰说,看球时感觉不到安保人员的存在,可一旦有人占用过道或是找不到座位,安保人员就出现了。
“无感”是安保控场力的绝佳体现。南通公安部门将内场分为90个网格,每个网格部署“一警、一辅、一保安”3人小队,“最强大脑”发出的任何指令,现场发现的任何状况,都能“秒级响应”,外场特警小队随时待命进场支援,形成“重装合成旅”协同能力。
常态长效,树立“全”的导向
“‘苏超’来了,生意更火了!”徐龙龙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经营一家龙虾店,本以为会被要求关门歇业,没想到获准正常营业,比赛当天客流爆满。他乘势推出“苏超”套餐,赚得盆满钵满。
“苏超”是体育赛事,更是消费狂欢。南通公安部门树立“全域安保”理念,将管理区域尽量划小,力求“无感”,将比赛对城市交通、市民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小;又将安保范围扩大到遍布整个市域的“第二现场”,延伸至“赛前赛后、场内场外、网上网下”。
过去一周,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文峰派出所民警王海建和同事整天“泡”在场馆区域,上门走访赛场周边68家餐饮商户,逐一提醒做好安全检查,几乎每天微信步数都超过3万步。
南通新主场位于城市核心区,路况相当复杂。公安部门提前摸清摸透赛场周边情况,精准派驻警力驻点值守。为了实现“零差错、零失误、零事故”目标,安保工作细到对场馆附近流浪犬都开展了专项整治。
“‘苏超’不仅是球场上的比赛,也是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治理之赛,是城市形象之赛,是安全风险防范之赛。”南通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广学说,球赛精彩在于组织、成功在于安保、形象在于细节。“苏超”开赛以来,南通公安聚力打造智慧安保、人文安保、法治安保、全域安保“四型”安保新模式,广大安保警力积极参战,26支党员先锋队、72支青年突击队冲在一线,创新模式,积累经验,实现“苏超出圈、南通出彩、公安出色”目标。下一步,将把“全域主场、全域安保”理念推广运用到常态长效治理中,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加快提升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