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发力,盐都铺展“千亿”新图景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卞小燕 通讯员 王丹

在江苏联超光电智能车间,一片片蓝玻璃正经历着镀膜技术赋予的“魔术变身”;神鹤科技的实验室中,“白色黄金”纤维以毫米级精度编织着未来……围绕构建“3+3+N”现代化产业体系,盐城市盐都区加快强链补链延链,以创新生态的高浓度、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营商环境的温暖度,奋力绘就“水韵古邑、高新盐都”,实现工业经济“三年翻一番、总量超千亿”的发展宏图。

强根基,打造产业腾飞新引擎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组合镀膜技术,使图像色彩还原度达到行业顶尖水平。”走进江苏联超光电,盐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范雅介绍,公司年产600万片蓝玻璃的产能,为区域光学电子产业集群注入硬核支撑。当前,公司正以争创国家智能基础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产业主体培育实现新突破。

产业根基稳固,区域竞争的筋骨才坚实。依托“东山系”“长盈系”等龙头企业,盐都不断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融入盐城市“风光储氢”一体布局,主攻新能源商用车、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方向,持续做优新能源产业。立足本地产业配套优势,加快构建“制造+服务+品牌”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高端装备产业。

在神鹤科技生产车间,直径仅70微米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正以“钢铁15倍强韧”的物性改写行业标准。这种被称作“白色黄金”的材料,将驱动年产2000吨纤维项目落地。盐都区工信部门负责人表示,盐都正实施未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年内产业规模将突破百亿大关。

盐城金洲机械投入1.2亿元建设的智能化产线,使齿轮加工精度进入微米时代。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洲的材料改性技术带动产业链20余家配套企业升级。张庄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鹤龙介绍,通过关节研发等项目的实施,传统减速机产业正实现从零件到部件的价值跃升。

抓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重大项目建设的热浪,在盐都如火如荼。区委、区政府部署的“1965”项目引建目标与“2010”重大项目攻坚计划,驱动全周期服务与全要素保障如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生根。

百固能源科技项目现场,技术人员对即将投产的固态电池生产线进行联动调试。这条投资3亿元的生产线,本月可实现0.5GWh中试量产,年产值突破5亿元,将带动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生态。

“这些优质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全区新能源产业链集聚发展。”盐都区发改委负责人说。

江苏源乾汽车电子公司的车间有着同样的场景,自动化设备整齐列阵,技术人员争分夺秒安装调试。作为盐都重点引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标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重点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控制三大核心板块。

在盐都,项目引擎轰鸣不息,一条崭新的“项目建设带动区域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反哺项目高效发展”的共生之路正清晰铺展。

“都满意”,引领营商环境提质效

“材料齐全当天拿证,项目整体提前2个月开工。”在昶屹智能科技项目现场,施工单位负责人王世斌对盐都效率赞不绝口。这得益于该区首创的超时缺席默认制——审批部门逾期未办结即视为同意,今年以来,推动847个项目零超时完成审批,77个项目提前完工。该区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啸介绍,通过该制度与拿地即开工、否决备案制的组合运用,企业平均审批时间缩短60%,形成项目进度可预期、政务服务可托付的良性循环。

在政务服务大厅,AI“晓都”正为市民提供精准引导。这个搭载八大知识库、5000余个常见问题的智能助手,已实现从市场准入到社保医保的全领域覆盖。市民刘晨体验后说:“相比传统排队,AI指引让办事效率提升3倍以上。”区数据局综合规划科工作人员孔吴为透露,系统通过140余个问题的持续迭代,使解答准确率达98%,真正实现边聊边办的智能政务新体验。

盐都区科技局局长石弘如描绘的创新生态图谱令人振奋:通过盐龙湖积分贷等金融工具支持,255个产学研项目获得精准赋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为1500名研究生提供安居保障。目前全区214名党员干部挂钩463家企业,推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比例年内将超50%,形成从人才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全周期服务闭环。

从制度创新到智能革命,从人才生态的精心培育到惠企政策的精准滴灌,盐都区正全力打造一流的“都满意”营商环境品牌。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