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是女性体内为数不多需要“提前退休”的器官。在辅助生殖中,最让医生感到无助的就是年龄。
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未来活到一百岁将不再是梦想。然而,医学的进步至今难以改变女性的自然生育能力。
一位北京协和医院的妇科内分泌专家曾说过,卵巢是女性体内为数不多需要“提前退休”的器官。很多女性认为只要还有月经,就依旧能生育,这种想法其实是太过天真的。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唐荣欣新出版的科普医学书籍《种下一粒光》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女性生殖话题的关注。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女性结婚很晚,再想生育就更迟了。
“我想对所有的女性朋友说,生育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或者某些疾病因素逐渐减退,直到完全消失,就好像灰姑娘的南瓜车一样,时间一到,它就突然消失了,医生也会感到很无力,只能看着一些人落寞离场。”唐荣欣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抢收”一枚卵子
在唐荣欣接诊的病人中,近年来“高龄”女性越来越多。很多女性结婚很晚,也有人40多岁结婚,来做辅助生殖。每每看着三十八、九,近四十岁的高龄不孕患者在生殖中心或者妇科门诊依旧执着于寻找不孕原因,执着于自己怀孕或者一次次的疏通输卵管时,唐医生都打心里着急,因为这或许是她们接近尾声的生育机会,她们是非常有希望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能获得自己的宝宝的。而错过这段时间到了44-45岁助孕的成功率就会极低。
“大多数的现代女性虽然看起来都很年轻,但从生殖医学的角度来看,已经属于‘高龄’了。”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按我们辅助生殖科的经验,35岁助孕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到38岁都还可以,38岁到40岁一个档,40岁到42岁又一个档,但42岁以后就相对比较难了,到45岁以后再要生育就堪比奇迹了。”
取卵术是唐荣欣医生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还有一两次,她甚至在深夜为前来辅助生殖的女性“抢收”卵子。她会用一根细长的取卵针,穿过患者的阴道壁,到达位于卵巢中的目标卵泡,在一定的负压下抽吸卵泡。将卵泡取出后与精子结合,再由胚胎师进行胚胎培育,最终选取优质胚胎进行冷冻保存或鲜胚植入。
这一过程仅仅是辅助生殖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即便是一气呵成,从促排卵、取卵到胚胎培育,也至少要耗费半个月时间,而且往往高龄女性并非做一次就能保证培育出优质胚胎。最后一步胚胎移植还需视个人情况而定,如果做鲜胚移植的话取卵后三五天就可以把胚胎放到子宫,如果条件不好需要做冻胚移植的话需要冷冻胚胎,还需要择期进行其他治疗比如宫腔镜等,整个过程可能长达三个月甚至更久。时间对于年近40的“高龄”女性而言,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一个排卵期,都是一次新生命的倒计时。
将胚胎移植回母体是另一个技术活。胚胎师在显微镜下用注射器小心地将胚胎注入移植内管,再将内管交给唐荣欣。唐医生将这根放有胚胎的内管放入外管中,在B超引导下,再将内管轻轻滑动到距离子宫底约1厘米处,并轻推注射器,完成“发射”。
每次完成这样的操作,唐荣欣总是不敢怠慢。此时,在B超图像中,她看到的是胚胎宝宝带着一个闪亮的小气泡,就像黑夜划过天际的流星一样跃出移植内管,奔向子宫,一粒希望的种子从此种下。
在辅助生殖中,最让医生感到无助的就是年龄。这些“高龄”患者中的相当一部分可能最终就要面临着这样的现实:真的没有孩子。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经常在临床上看到不孕不育是因为女性高龄,一些人甚至超过45岁。“我能感受到,每一位女性只要迈进了生殖中心这个门槛,时间好像就悬在自己头上了。”唐荣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除了卵子老化之外,女性年龄增长不仅会让自然受孕更难,通过辅助生殖受孕时,也面临重重挑战,例如胚胎着床困难,胚胎移植成功率下降;而年龄增加使胚胎异常的几率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可能她们最终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达到怀孕的目的。
“很多女性认为,只要身体还健康,还有月经,排卵正常,就依然可以生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是会急剧老化的,即便正常排卵也无法保证卵子的质量。”唐荣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所以当她遇见一些还有机会通过辅助生殖怀孕的患者时,都会尽力劝她们别再等了,因为过了35岁卵巢储备将急剧下降;而一旦过了40岁,就算没啥大毛病,想要怀孕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对于一些卵巢功能较差或者伴有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医生连劝的勇气都大打折扣了。
“遇到那些超高龄患者,我能做的只能是告知风险是什么,可能不成,可能多花很多钱,或者怀了流产,接下来的就是看运气和陪伴患者。”唐荣欣表示。
中年求子的人们
在唐荣欣书中出现的案例,大部分虽然历经磨难,但最终仍然妊娠成功。她曾接诊过一名40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患者何贝贝,还伴有子宫腺肌病。这名患者经历了两次胚胎着床失败后,在第三次胚胎移植后成功怀孕。
在寻求辅助生殖的患者中,有很多是中年夫妻,一些是失独或再婚家庭想要孩子,还有一些是年轻时享受“丁克”的潇洒生活,后来经不住家里老人一再催促,加之自己年龄逐渐增加,突然有一天想法改变了。但婚姻可以重来,生育却无法重来。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要丁克,中年开始后悔了,想要已经晚了。后半辈子就一直在钻牛角尖,很痛苦。
曾有一对夫妻令唐荣欣印象深刻。这对夫妻找到唐荣欣的时候,妻子四十多岁,此前他们已经做了八九次移植,妻子体重太大,而且有高血压,打麻药做手术都很危险,能拿到的卵子通常很少,胚胎也很差。但妻子依然很坚持,期间有怀孕,中期妊娠流产,最终也没有实现抱婴回家的梦想。
而在现实中,类似的辅助生殖失败的案例也并不占少数,其中有些病因是明确的,但更多时候就连医生也无法回答为什么。
例如有一对失独夫妻,妻子已经43岁了,长了白发,但为了做试管婴儿也不染发。在找到唐荣欣前,他们在其他的医院做试管已经失败了四次,但生育的决心异常强烈,砸锅卖铁卖房也要生个孩子。妻子很配合治疗,每次配的胚胎质量也很好,但试了两年,胚胎就是无法着床,什么检查都做了,还是找不到原因。
“这种情况真的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无力。这一定是某个隐而未现的原因导致,但我们找不到。有很多的‘为什么’我们以今天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还是回答不了。”唐荣欣表示。
但也有奇迹发生。当44岁的李立出现在唐荣欣面前时,已经是一个11岁孩子的妈妈了,但李立夫妻两人一直希望生二胎。而在唐荣欣看来,这名“高龄”患者怀孕的可能性连千分之一都不到,但最终还是诞下了一名女婴;还有一名患者坚持做了五年试管婴儿,经历了15次取卵,终于成功生下宝宝。
“只要不是年龄特别大的患者,大部分人通过坚持还是能够最终得偿所愿。”唐荣欣表示,“在如今的技术下,只要患者的子宫和卵巢还在,就算两侧输卵管切除,也可以进行生育。”
不过,在这些中年求子的人群中,有一类人群非常特殊,且比例也越来越大,就是40岁上下的单身女性。她们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这类人是唐荣欣爱莫能助的,只能默默看着她们错过“花季”,落寞离场。
42岁的小青是一名外企职员,在职场长期打拼后,现在南京拥有自己的房子,条件优越,但至今单身。最近,她开始打听如何去国外做供精试管婴儿。
在很多生殖医学中心,近年来不时会有此类有生育诉求的“高龄”单身女性前来咨询,还有一些索性是父母替独生女儿来求助的。唐荣欣表示,自己身边也有家庭条件极好的单身女性好友的家长非常着急,担心自己过世后,孩子一个人未来的生活谁来照顾。
“现在很多优秀的职场女性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如果不去做一个生育力的储备,可能今生都会留下遗憾,但我们现阶段还是无力帮助她们。”唐荣欣称。
针对一些单身女性选择海外冻卵的做法,很多生殖科医生都表示理解。从技术上分析,尽管冷冻卵子的解冻率要比冷冻胚胎低一些,但基本也能达到80%至90%的解冻率。
“我们现在会做一些针对癌症患者以及其他有医学指征的特殊患者的生育力保存,但普通女性出于个人意愿想要冻卵,这方面还没有放开。”唐荣欣表示,“但任何技术都是两面性的,如果放开,就需要做好监管,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和对技术的滥用。”
女性要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
如今在各大生殖医学中心,一些女性年纪轻轻,卵巢功能就很差,还有些女性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突然就迎来了转机。
在生殖科医生看来,导致怀孕成功与否的一些因素有时医生也很难控制,例如情绪。“虽然我们很难对心理因素得出一个量化的结论,但经验告诉我们,过度的焦虑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造成身体的反应。”唐荣欣解释道。
她称那些年轻但卵巢功能提前衰退的患者为“早谢的花儿”。这也与现代女性的职场压力有关。“大家熬夜快节奏工作,晚上不睡觉抱着手机熬夜、吃不健康的食品。虽然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这些疾病来自压力,但它实际上就说明身体处于一种慢性炎症、亚健康的状态。”她进一步称,“如果生活方式不改善,这些病是无法根治的,我们只能和身体和解,去接受它,然后管理好它。”
唐荣欣分享了自己接诊的一个上海女孩,卵泡功能很差,辗转各个医院移植胚胎都失败了。就当她决定彻底“躺平”的时候,命运眷顾了她,最后一枚胚胎移植成功。而这样的病例并不是个案。
一位女性网友也分享道,自己三十出头的时候去医院检查,一方面是排卵不规律,另一方面是伴侣的精子质量也不好,“听天由命了几年都没有怀上”,但疫情过后,在35岁的时候自然怀孕了,什么辅助生殖的手段都没用上。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完全没有避孕,都认为双方年龄都大了不会再怀孕了,结果快40岁的时候又意外怀孕了。
另一位女性网友则表示,非常能理解求子生育的焦虑,曾经有两年天天往医院跑,做尽各种检查,吃了无数中药调理,还做了两次人工授精,结果都没成功,后来就在排队等待做试管婴儿的时候却意外自然受孕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到现在还记得做输卵管造影时候的痛苦。
近年来,为提高生育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并推动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唐荣欣强调,辅助生殖领域非常特殊,但技术也只是一种手段。
“有些患者非常焦虑,每天都在查资料盯着自己指标,还会忧心忡忡地询问,反复琢磨,这样反而徒增焦虑,还不如放宽心,顺其自然。”她说道,“我们观察到,疫情的时候有些女性的压力减轻了,自然怀孕成功的也多了,这说明减轻压力,愉悦的心情对于女性生育非常重要。”
唐荣欣自己既是一个妈妈,也是一名职场女性,她深知抚养孩子的艰辛,也能感受到拥有孩子的快乐。但她仍然认为,生育不至于摧毁女人,不生育也不至于抱憾一生。
在她看来,生物时钟对女性的不公平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对自身生育能力的了解,能够让女性在做出是否生育、何时生育的选择时更有余地。
唐荣欣提醒还在生育期限内的女性:“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清楚自己的生育能力,并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要理性治疗,也要及时收手。不生孩子也不能说就是人生无法弥补的遗憾。没孩子也有没孩子的活法,快快乐乐地和爱人一起走下去也不错。”
(注:文中何贝贝、李立、小青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