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鲁:文学从未缺席过伟大城市的成长历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出版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著作二十余部,七百余万字。

  张建鲁表示,文学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座伟大城市的成长历程,它既是城市精神的记录者也是城市文化的塑造者,既是城市记忆的守护者也是城市创新的推动者。

  谈到文学与城市的关系,张建鲁说:“一本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无价的。一个伟大的作家写一部伟大的作品,可能今天看不出来有多大的效力,若干年以后,效力就会展现出来。”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而文学是这种生命轨迹最为生动的表现方式。从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到巴尔扎克描述的巴黎,从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到张爱玲文学里的上海,文学为城市描绘出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城市不仅是物质的集合体,更是精神的文化场。文学在建构城市认同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座没有文化传统的城市是缺乏深度的,一座不重视文学建设的城市是缺乏温度的。文学通过叙事和抒情,城市的空间被赋予了意义和价值。当我们读到某位作家描写我们熟悉的街道、广场、公园时,这些平凡的空间顿时变得富有诗意和情感的重量。

  张建鲁表示,他很喜欢哈尔滨,一些以哈尔滨为背景的艺术作品他都非常喜欢看,甚至到了入迷的地步,比如电视剧《悬崖》。他说:“这次来到哈尔滨,能静下心来感受这座城市,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我还会再来哈尔滨,了解哈尔滨的人和这里发生的故事。”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