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谈会开始之前,作家们参观了哈尔滨地铁大厦。这样近距离地了解城市地铁的运行,让作家黄咏梅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她表示:“当我看到屏幕上的地铁运行图,才发现我从没这么深入地了解它的内部构造、运行规则。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挺震撼的。”
黄咏梅表示:“文学之于一座城市的价值和地位,和地铁之于一座城市的作用和价值有一种隐喻的关系。”从运行形态来看,地铁深入到一座城市的地下,在非常隐秘的地方运行。文学则是在挖掘人类内心深处的那些隐而不见的、复杂的东西,从而呈现出一个人乃至生活的整体状态。”她认为,地铁和文学对于城市而言,是互为镜像的关系。
黄咏梅认为文学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气质,甚至可以带火一座城市。她说:“前几年我去了新疆的阿勒泰,就是因为读了李娟的小说。小说火了,阿勒泰也火了,这就是文学的软实力。”
在她的印象中,千禧年前后出版的《开往春天的地铁》是地铁第一次作为城市意象进入大众文化视野。地铁不仅拓宽了城市的外延,也拓展了城市文学的内容。黄咏梅表示,这次来哈尔滨,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期待,希望在这里汲取文学的养分,收获灵感,满载而归,为书写哈尔滨作出贡献,创作一部《开往哈尔滨的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