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会”让“民声”落地有声


  “家里大门合页修好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多亏了‘板凳会’!”印台区金锁关镇金锁关社区居民张淑娥由衷地称赞“板凳会”议事机制。不久前,在金锁关社区的一处院落里,张淑娥和几位邻居与社区干部围坐一起,道出了一件烦心事:“家里大门合页松动,风雨天吱呀作响,一直找不到人修。”没想到,就在这次看似闲聊的“板凳会”召开后没多久,社区工作人员便联系了专业人员上门维修,彻底解决了她的烦心事。

  像这样的暖心事,经常在金锁关社区上演。独居老人管铜现曾在“板凳会”上反映“吃饭难”问题,社区依托日间照料中心迅速推出助餐服务,让老人吃上了“暖心饭”。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正是社区以“板凳会”为抓手,精准解民忧的生动缩影。

  “板凳会”是今年金锁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千问千答解民忧”活动推出的一项创新议事机制。这项机制打破传统会议模式,不设门槛、不限形式、不拘场地,社区广场、小巷院落、居民家门口,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席,党员干部、网格员和居民面对面拉家常、掏心窝,让平日不便提、无处说的急难愁盼,被一一摊开在“桌面上”。

  这种轻松亲切的协商议事方式,不仅广泛汇聚了民意民智,更搭建起党群互动、民主协商的平台,成为基层治理中一座凝聚人心的“连心桥”。

  截至目前,金锁关社区通过“板凳会”已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30余件,内容涵盖公共文化服务、养老服务、环境整治等多方面,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金锁关社区将持续深化“板凳会”议事机制,拓展其内涵与外延,将其延伸至网格、楼栋,扩大群众参与面,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温度与活力,执好议事协商之笔,绘就共建共治共享新画卷。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