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亚菲 发自北京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阴和俊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回首“十四五”,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这五年,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阴和俊表示,科技在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间,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95%,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传染病防治、“四大慢病”精准诊治等取得新突破,全数字PET-CT等高端医疗装备实现中国制造;科技助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8%;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灾、社会治理等领域智能化、精准化水平,筑牢安全屏障。“此外,在交通、文旅、体育等多方面,科技创新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阴和俊说。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了,未来5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阴和俊表示,将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环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建成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