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听!一个从生态修护到农文旅融合的“弥勒故事”


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怡人风光(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怡人风光(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

  9月18日上午,“旅居云南·心之所向”2025年“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宣传推广活动采风团,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漫步其中,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怡人的风景令人沉醉,美好生活在这里可观、可感、可体验。

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怡人风光(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怡人风光(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

  据介绍,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曾是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是生态脆弱的“代名词”。2016年,弥勒市因地制宜开启太平湖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拉开“坡地绿、湖水清”的综合治理序幕。如今的太平湖地区已经形成了由山顶生态林保育带、山腰绿化景观林过渡带、山底复合农林缓冲带、湖滨防护林隔离带、湿地水生植物净化带组成的立体综合生态修复体系。

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内的小火车(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内的小火车(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

  采访团被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独有的“大地艺术”所吸引,艺术家用植物、泥土、砖石为笔,在大地上创作的艺术作品让石漠荒山与文化艺术碰撞出独特的美感。近年来,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延续“艺术赋能生态”的思路,每逢重要节点都推出“大地艺术”新作,从2021年《花飞蝶舞》以四季花海勾勒灵动曲线,到2024年《如愿》用彩色农作物绘就乡村振兴图景,4年间10幅作品接续亮相,让每一寸修复后的土地都成为“可阅读的风景”。

采风团成员正在拍摄太平湖景色(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采风团成员正在拍摄太平湖景色(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
采风团成员参观位于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山地石漠化公园(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采风团成员参观位于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山地石漠化公园(9月18日摄)。新华网发(刘小戌 摄)

  目前,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构建起“观光+体验+康养”的多元业态,园内拥有万亩森林花海、木屋博览园、房车露营基地、花海滑道等特色景观和项目,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同时,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积极探索“景区景点+农户+产业园+游客”的模式,带动小太平村片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打造特色民宿和特色餐饮。自2017年开放以来,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6亿元。(完)( 刘馨蔚)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