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所高校“组团”支援新疆工业学院


本报和田讯(全媒体记者 常丫丫 纪晓贞) “我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新疆工业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9月16日,2025年下半年“组团式”对口支援新疆工业学院会议召开,援疆教师代表苏玉平说。

对口支援兵团高校,是国家基于教育均衡发展、边疆稳定建设与人才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2024年6月,教育部确定了以中南大学为组长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11所高校为副组长单位,吉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9所高校为成员单位的“大组团+小组团+专业包建”援建新疆工业学院新模式,构建“1+11+19”支援矩阵,全力助推新疆工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在全方位、全链条的援建机制推动下,新疆工业学院的办学基础进一步夯实。31所支援高校凝聚协同合力,通过“1+31”联动宣传机制,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今年首批招生中完成2000人招生计划,为学校发展奠定优质生源基础;师资方面,目前该校已有对口支援干部和银龄教师131人,并选派73名新聘教师赴支援高校跟岗实习。

在协同育人方面,各支援高校与新疆工业学院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本科生“1+2+1”“1+1+2”等联合培养模式,计划覆盖所有招生专业;同时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有机整合支援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资质与学校所在的区域产业资源,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育平台。

“各支援高校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新疆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桂香表示,学校将持续优化援建协作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质师资共享、科研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与支援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学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