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发扬)9月15日16时,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数据中心1号配电房传来清脆合闸声——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为“中国天眼”(FAST)量身打造的双电源供电系统正式投运。当备用电源完成秒级自动切换测试,在场电力工人与科研人员集体鼓掌:“观天巨眼”的算力支撑,从此有了全天候“零中断”保障。
作为探索宇宙的“国之重器”,FAST每秒接收的脉冲信号数据量通常在30GB到40GB之间,最高峰值时可达70GB左右。以此计算,它每分钟处理的数据量堪比数十部高清电影。“数据是宇宙谜题的‘钥匙’,电力断哪怕几分钟,都可能错过脉冲星爆发。”科研人员的担忧,曾是单回路供电的隐患。“过去每天都要持续巡检,极端天气24小时值守,就怕影响FAST的数据处理。”平塘供电局配网综合班经理樊廷义的话,道出了此前的紧张。
为破难题,供电局组建攻坚组,反复优化出“双电源热备份”方案。“两路电源同步运行,主供故障时备用秒级切换,就像给算力装了‘双保险’。”樊廷义指着监控屏说,从线路铺设到设备调试,每个环节都以“毫米级精度”把控,匹配FAST的科研极致要求。
“南仁东说‘FAST有瑕疵就对不起国家’,这是我们的标尺。”天眼供电服务队队长杨昌春动情地说。建设中,队员们扛设备徒步翻山越岭,暴雨里守护施工材料,啃下山区施工硬骨头。
如今,夜幕下的FAST“大耳朵”捕捉宇宙信号,航龙数据中心里双电源输送稳定电流。南方电网用“秒级响应”诠释“电力先行”,让“中国天眼”探索宇宙的脚步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