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 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捐赠现场 捐赠现场

9月16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歌乐书院内,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将日前获得的国际译联“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奖牌、奖杯,赠予曾任教多年的四川外国语大学。

当地时间9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23届世界翻译大会上,杨武能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是继许渊冲之后,我国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设立于1999年,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一人,是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

赠予现场,杨武能吹奏了一段口风琴《我爱你中国》,他说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译作者,并且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是学校的支持,更是党和国家的托举。

“奖牌和奖杯放在我家里,只能成为收藏品,发挥不了价值。”杨武能说,他希望它们能在学校里,激励学子们努力奋斗,成为更好的自己。

1955年,在重庆一中读高中的杨武能立志成为文学翻译家。1961年,大学还没毕业,杨武能便在《世界文学》上发表译作,登上译坛。

从业60多年来,他翻译出版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魔山》《茵梦湖》《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格林童话》等30余种德语文学译著,其中《格林童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版本。他曾获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世界歌德研究领域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联邦德国总统颁授的“国家功勋奖章”等荣誉。

杨武能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先生研修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采访现场,87岁的杨武能依旧可以用中德双语,清晰地背诵出歌德的诗句。

“我觉得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志向。”杨武希望川外学子能够志存高远,勇敢追求。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宋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