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铁新城“红色引擎”驱动街区治理升级


(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讯 (陈锦) 最近这段时间,苏州高铁新城智驾大道街区的企业、商户,都收到了一张印有联系方式、服务清单的“街区联系卡”。“遇到难题只要打个电话,街区党委就会上门帮忙解决。”在街区经营蛋糕店的丁女士对这一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为聚焦破解复杂区域、超大社区治理难题,今年以来,相城区在全省率先探索街区治理工作,将“围墙外、街面上、流动中、毗邻间”作为划分标准,把7个不同类型的复杂区域单独划定四至范围,成立并实体化运行街区党组织(治理委员会),以党建解题“行动力”激发街区治理“新动力”。在此背景下,苏州高铁新城智驾大道街区党委于今年5月正式挂牌运行。

据了解,苏州高铁新城智驾大道街区党委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年轻团队,聚焦党建引领、街区环境、营商服务、治理效能四大维度,负责为产业人才、街面商户、新就业群体及往来高铁站人群提供“温度党建+质感体验”的服务,努力让这片汇聚了15幢商务楼宇、3大核心商圈、众多金融机构的“活力门户”焕发出新光彩。

在精准服务方面,街区党委上线“一键速递、资源匹配”政企服务平台,整合政府、楼宇、企业等多方资源,推动政策、需求与资源精准对接。通过“脚步丈民情”走访商铺214家、企业220家,累计化解各类诉求与发展难题67项。

精细治理也在同步推进。今年10月,街区党委启动“馨动智驾”楼宇空间加香行动,投放天然香薰,持续优化空气质量,同步发布《楼宇环境测评考核内容》,推动物业服务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提升”。此外,聚焦芯光里商圈品质提升,街区制定餐饮示范户评选标准,通过“商户自荐+街区推荐+联合评议”机制,评选出3家示范户,有效激发商圈内生动力。依托“问题+资源”双清单机制,累计开展安全排查20轮,整改问题66处,推动治理从“单点突破”向“全域提升”稳步迈进。

街区党委还持续推动组织覆盖与制度创新,密织“一张网”。在全面摸排200家“三有”非公企业的基础上,党的工作已覆盖112家。推动轻舟智航等重点企业建立党组织,实现楼宇党员管理全覆盖,有效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同时,深化“街长制”实践,由7位街长牵头,联合16名楼长、商圈达人及32名治理合伙人,构建起“1+N”协同治理网络,将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根基。

在街区党委的带动下,商户、骑手、物业人员等纷纷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外卖骑手小沈在送餐间隙发现商圈电梯玻璃破损,随手拍照发到“跑先锋”工作群,5分钟内就有物业人员到场处置。由15名外卖小哥组成的“跑先锋”队伍,已成为街区最灵动的“移动探头”。更多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截至目前,已有10户商家报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配合街区开展3场志愿服务活动。“商户齐心、服务贴心、消费放心”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行走在智驾大道街区,车辆井然有序,街面洁净如新,楼宇清香扑面。正是党组织的引领让治理有了“主心骨”,党员的带头让服务有了“领头雁”,党群阵地的支撑让温情有了“落脚点”。智驾大道街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红色引擎·智驾先锋”品牌建设,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党建拓宽治理半径,让“小街区”持续释放“大温暖”。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