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旧住房改造百分百同意、“一码”解决身边事、物业合并提升服务品质、“未诉先办”彰显治理效能……今年以来,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准实施城区精细化治理“六大行动”,着力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城区面貌焕发新颜,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持续增强。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曹家渡街道始终将群众安居宜居放在首位,全力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街道首个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安远路899弄73、75、77号及安远路911号顺利启动,首轮居民意愿征询圆满实现100%同意率。同步深化“两美”建设和老旧公共设施改善,为辖区1830套砖木结构老旧房屋开展专项结构性“体检”,及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城区韧性不断增强。
在城区管理方面,街道持续夯实“融网强格”基础,深化拓展“码上办”数字化治理系统应用,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化联动监管综合治理体系。该系统创新打造“码上监管”“码上服务”“码上监督”三位一体新模式,有效破解传统街区治理中责任模糊、监管扰民、服务滞后等痛点。市民可通过公众端扫码随时反映问题、提供建议,做到投诉响应“码上到”;门责单位通过商户端实现在线需求上报、政策咨询,做到开店办事“码上办”;网格下沉力量、路段长和执法人员通过管理端查询商户申请事项办理情况、日常巡查记录及整改情况,实现电子台账件件留痕、任务派发事事回应。

物业服务提质方面,街道强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将“物业管理区域合并”作为揭榜领题项目重点攻坚,成功推动10余个小区物业合并管理,优化管理资源。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管,重点规范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的归集、使用和支取管理,着力提升物业服务的透明化、规范化水平,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推动实现质价相符,回应居民期盼。
此外,街道推动市民服务热线实现三个转变,即“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被动应对”向“主动发现”转变、“诉求工单”向“满意清单”转变。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深化“同题共答”机制,今年以来,街道不满意工单数显著下降、市民满意率大幅提升,市民热线工作成绩稳居全区各街镇前列,交出了一份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在绿色生活引领方面,街道持续巩固推进垃圾分类实效,在全区率先建成3个沿街设置的可回收物惠民服务点,率先在学校、医院、楼宇园区等公共场所实现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全覆盖,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针对树木遮挡引发的采光、通风等民生关切,创新发布全市首个街道层面《曹家渡街道小区树木遮挡治理工作指引》,推广“党建领航+专业支撑+网格共治”的成功经验。
市容环境美颜行动持续推进全域门责管理工作,探索“码上办”全域门责新模式,有效聚合多元社会力量,拓展覆盖领域,丰富管理要素。街道还代表静安区在《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实施十周年宣传活动展示全域门责实践场景,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静安样本”。

一年来,曹家渡街道以党建“软实力”提升基层治理实效的“硬支撑”,推动城区精细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围绕“‘五色’睦邻·家”党建品牌建设,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智慧治理、旧改攻坚、服务提质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城区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原标题:《以治理精度提升城市温度!静安区曹家渡街道交出民生“满意清单”》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曹家渡街道 图片来源:曹家渡街道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