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河湖:水鸟的“快乐星球”


转自:北京顺义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潮白河的水面已泛起粼粼波光。一群苍鹭展开洁白羽翼,掠过水面,尖喙轻点,便叼起尾鳍跃动的小鱼——这灵动的画面,如今已成为顺义河湖上寻常的景致。

随着水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水鸟选择在顺义栖息繁衍,为这片土地增添了自然野趣与生态诗意。

四季皆景,河湖成鸟类天堂

“开春最热闹,雁鸭类北迁,鸻鹬类陆续飞来。3月,我在减河湿地一次性拍到了12种水鸟。”资深观鸟爱好者马友军手持相机,镜头对准潮白河岸边的芦苇丛。

潮白河水鸟觅食驻足。

他的观鸟日记里,记录着顺义水鸟的“家族图谱”:春天有北迁的豆雁、赤麻鸭;夏天有在此繁殖的彩鹬、金眶鸻;秋天可见南迁的灰鹤、白鹭集群停歇;冬天则有成群的各种秋沙鸭、潜鸭、绿头鸭、白骨顶等在潮白河畔的不冻流域越冬。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

“最惊喜的是今年,在唐指山水库发现了27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它们在浅水区踱步觅食,长喙在水里扫来扫去,那场景至今难忘。”马友军说。

精心呵护,构筑水鸟栖息家园

工作人员监测并记录。

水鸟的“青睐”,源于顺义多方位的生态守护。潮白河岸边,工作人员正在巡查河道、采集水样,水质监测站实时显示着各项数据。

区园林绿化局建立“镇街—村居”两级巡查网络工作机制,对潮白河、汉石桥湿地等候鸟栖息地及郊野公园、农林带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清网、清套等专项行动,消除威胁候鸟迁徙的安全隐患。

“我们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精细化监管,在排污口监督、水质预警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

顺义区鸟类资源丰富。

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结果显示,顺义区野生鸟类记录已增至329种,较2023版数据新增18种。鸟类家族的进一步壮大,为区域生态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更宝贵的财富。

汉石桥湿地候鸟。

汉石桥湿地作为顺义水鸟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其芦苇沼泽、浅滩水域成了水鸟的“天然食堂”。湿地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春秋迁徙季,这里会迎来上万只水鸟。我们在周边设置观鸟台,安排志愿者巡逻,避免游客打扰。去年新增的生态监测设备记录显示,水鸟种类和数量逐年递增,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人鸟共生,绘就和谐生态画卷

傍晚时分,夕阳为潮白河镀上金边。水鸟或结伴游弋,或梳理羽毛,偶有晚归的鸟儿掠过天空,划出优美弧线。

岸边长椅上,老人们闲话家常,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温暖而治愈。

“每天来河边散步,看看水鸟,心情都变好了。”家住附近的胡媛媛笑着说,“周末还有人带着画板来写生,把这美景画下来。”

潮白河碧波荡漾。

如今的顺义,一条条河湖如碧绿丝带,串联城市与自然;一只只水鸟似灵动音符,奏响生态和谐的乐章。当碧水映照羽翼,当鸟鸣回荡岸边,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水环境改善的成果,更是一座城市对生态之美的执着追求。

顺义成为鸟类天堂。

未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相信会有更多水鸟在此安家,顺义的河湖将绽放出更动人的诗意。

记者、摄影 隋馨睿

制图 李格

文编 郑彧淼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部分图片由观鸟爱好者老渔翁、区水务局、区园林绿化局提供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