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山药窖


(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不知不觉,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回老家看望亲人了。身处异乡总会思念着故乡的家,牵挂着老家的亲人。恰巧,国庆节期间,老家有个亲戚的儿子结婚,专门打电话约我务必参加。于是,我开车带着妻子、孩子回了趟老家,在家三天时间,我把所有的亲人都看望了一遍。特别是兄弟姐妹们团圆时,拉家常、忆过去、话当年、谈现在的场景非常温馨、幸福!返程时,哥哥从他家的地下室里给我装了满满一袋子山药。看着哥哥从地下室拾级而上,望着那一块块紫色的山药,顿然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山药窖,想起了我和父亲一起选址、挖窖、上下窖掏山药的那些事儿,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嗟叹不已。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正处于贫穷落后时期,物资极度匮乏,人们的生活清苦。农村人经常为吃穿发愁。我家一天三顿都是吃山药为主,所以我对山药的印象最深刻。那时候,每年到了霜降前后,生产队里分的山药,堆起来几乎挤满了我家整个院子,每年一进入冬季,乡亲们为了保证过冬的生活,家家户户都要提早做一些储存。于是,乡亲们就会挖一个山药窖储存起来,既保鲜,又好吃。山药窖的位置一般都选择在自家的院子里,但也有少数人家在自家院子过道旁边选一个地方挖山药窖。为了使用方便,我和父亲便在自家院子的东南角选了山药窖的位置。

选好位置后,我就开始用铁锨挖。因为山药窖是圆形,口小肚大。挖起来很费劲。所以每天一放学,我就拿起小铁锨挖,刚开始边挖边将土扔出来不费什么力气,但随着山药窖越挖越深,挖出来的新土就无法直接扔出来了。于是,我便找来一个筐子,绑上绳子,将挖出的土装进筐子里,父亲再将一筐子一筐子的土提上来。山药窖挖得越深,保存效果越好。这不,我家的山药窖就挖到了三米深。当山药窖挖好后,父亲和我就在村南的沙地里,挖来三小车沙子,精心把沙子均匀地铺在窖的底部。留下部分沙子,等把山药放进窖里后再覆盖上一层沙子,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起初,我家是从山药窖的入口处系一条绳子,每次取山药时,我就抓紧绳子一步一步地往窖里下,用筐装满山药后再用绳子提上来。后来,父亲便找来几棵拳头粗的树桄,做了一个木梯子放进窖里,这样上下窖就方便多了。有一年,我们生产队里山药大丰收,我家分了不少,除擦了部分山药干外,其余全部入了窖。记得那天晚上,父母将选好入窖的山药运到窖口旁,我提着马灯下到窖底部。父母将装在篮子里的山药用绳子系到窖底,我便将山药整齐排列开来。然后,撒上一层沙子继续排列,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把山药放好。虽然在窖里又累又闷,还弄得浑身是土,但我看到那么多的山药,幸福感油然而生。

山药窖不仅储存山药,母亲还充分利用山药窖种植一些新鲜蔬菜,因为山药窖是冬暖夏凉。每年的冬天,外边大雪纷飞,寒气袭人,但山药窖里却是温暖如春。于是,母亲便找来一些盆盆罐罐,在里边放上土,栽上一盆盆蒜苗、一盆盆韭菜。特别是那一盆盆蒜苗,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越长越高,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让人喜欢。那一盆盆韭菜就像田野里的麦苗一样,郁郁葱葱,特别旺盛。记得有一回,弟弟感冒了,一连几天什么也不想吃。于是,我想到了地窖里种的韭菜。二话没说,带上菜刀,下到窖底,从盆里割了一大把鲜嫩的韭菜。母亲将韭菜洗净,给弟弟炒了一大盘子韭菜炒鸡蛋,又在热锅上蒸了一圈棒子糁饼子,弟弟一连吃了三个大饼子。第二天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接长不短,母亲也会让全家人的粗茶淡饭里飘出蒜苗、韭菜的鲜香,那是小时候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50年后的今天,那鲜嫩的韭菜炒鸡蛋,那大年初一蒜苗炒肉的幽香,时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出现在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里。

我家的这个山药窖一直保存了几十年,每当我们要将它填平时,母亲总是会找出许多理由阻止我们。因为我明白,这个山药窖陪伴了母亲几十年,她是想让孩子们看到这个山药窖就想起过去的穷日子,从而时刻保持勤俭持家的好家风。直到家里翻盖新房时,这个山药窖才被我们拆除填平。当时,我看到母亲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儿。她真是舍不得,山药窖——那是母亲心里一段永远抹不去的乡愁呀!

记得有人说,回忆是每个人与往事的连接通道,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每个人的往事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去守护住属于自己的回忆,不要让它悄然淡忘。

一晃50年过去了,祖国日新月异,科技领先,兴旺发达,人们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冰箱、冰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春夏与秋冬,瓜果蔬菜齐全新鲜,小时候天天吃的山药已成餐桌上的“珍贵食品”。童年时的山药窖早已被拆除、填平,不见了踪影。但是,每每吃上山药时,我都会想起故乡,想起小时候的山药窖!因为,那是一段永远抹不去的乡愁!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