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越 发自北京 为更好发挥标准化对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于近期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南》)。1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和民政部联合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甄炳亮在回答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标准指南》与2017版相比,主要从体系框架结构、分类方式、标准对象覆盖范围、体系编码等方面作了调整和扩充。
甄炳亮介绍,为适应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标准指南》新增了多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特别是在服务提供部分,充分考虑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场景的特点,规范了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各项服务,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紧跟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增加“委托咨询服务”“旅居养老服务”等指标。
同时,按照有关政策要求,甄炳亮表示,《标准指南》增加“服务质量管理”等内容。聚焦“加快适老住宅建设,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重点完善‘适老宜小’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等政策文件要求,增加“适老化改造服务”“安全管理”“科技助老”等指标。结合推动落实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政策措施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凸显“健康护理”“康复服务”等内容。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王玉环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部署,积极联合民政部等相关部门,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老年人产品和服务提质、培优、增效。除了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之外,还重点从适老化改造和老年用品两个角度发挥标准的引领支撑作用。截至2025年10月,已累计发布262项与适老化、无障碍相关的国家标准,建立起覆盖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体现适老化理念的标准体系,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