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中美科研合作降至20年低点 全球创新格局或面临重塑


美国和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已持续下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澳大利亚一家智库警告称,这种转变可能重塑对安全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全球创新格局。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的《关键技术追踪》(Critical Technology Tracker)对74个关键领域的700多万篇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有四分之一的中国合作涉及美国研究人员,低于五年多前的水平。根据11月26日发布的报告,合作强度(即合著作品占整体产出的比例)已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

此次回落正值中国研究产出占全球近40%、并主导大多数关键技术领域之际。过去,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已取得诸多进展,涵盖基因组学、地震监测、能源效率和农业生产力等。

该追踪报告还显示,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荷兰等美国盟友之间的合作正在减少,即使中国研究人员正在加深与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以及白俄罗斯等合作伙伴深化联系。

巴基斯坦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下,从2005年几乎没有与中国开展合作,跃升至2019年中国第七大科研合作伙伴。沙特阿拉伯从2005年的第46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8位,而白俄罗斯则从第41位攀升至第20位。

“分叉风险不仅仅在于民主国家会失去获取中国研究成果的渠道;更在于它们会失去引导全球技术发展的能力,”报告作者Stephan Robin表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则需要在可信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条款。”编辑/陈佳靖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