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摘要
本次锂业大会传递出的最核心信号是行业头部企业对中长期供需格局的预期发生了显著转变,从过去两年的“过剩恐慌”转向“谨慎乐观”。本月行业双雄接连发声,需求预期抬升,市场乐观情绪再次被点燃。
一
行业头部企业预期集体转向
第二届中国国际锂业大会上,行业头部企业的表态标志着锂行业从 “过剩思维” 向 “供需改善” 的根本性转变。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安琪明确指出,历经供需失衡的阵痛期后,政策引导与技术升级推动锂产业迎来新机遇,储能与动力电池需求持续上涨,并给出 2026 年全球锂需求量达 200 万吨当量的乐观预期。
这一观点与一周前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的发言形成呼应,李良彬将 2025 年全球碳酸锂需求从 145 万吨上调至 155 万吨,若明年需求增速超 30%,价格或突破 15 万元 / 吨。两大巨头的预期共振,推动行业从过往的 “逢高套保” 策略转向对库存的积极预期。
结合目前上下游相对偏低的库存可用时间,在非过剩思维下,企业对安全库存的重视程度增加,那从去库周期转为补库周期,库存预期的转变或成为拉动碳酸锂价格回升的重要动力。
二
供需博弈下短期矛盾难解
需求季节性预期分化导致现货偏弱
储能抢装延续高景气,动力电池或因12月至明年一季度传统淡季而放缓,正极厂排产仅持平,采购下补库意愿薄弱,现货成交清淡令基差走弱、近月期货承压。同时,期限商反馈,现货成交仍偏弱,下游观望情绪比较浓。上周跌到9.2万元/吨时,等待9万元/吨以下机会,按照现在这个价格去结算,与下游按照月均价,这会导致直接亏损。更多双方协商支付费用做移仓,加上远月升水结构,移仓成本可接受。
长协难谈
产业明年的多数结算方式,仍以长协月均价乘以系数结算,所以上下游商议长协的意愿仍在,但鉴于网站报价变化要远落后于期货盘面,部分企业已经报出了月均价升水的结算方式,还有第三方网站月均价与期货盘面价格均价,这些方式暂时下游仍没有接受,长协签订进度偏慢。
矿价强势
11月锂矿国内可流通现货偏紧,矿商有报价已经按照盘面减1.7万元/吨的加工费去报,而锂冶炼厂的结算加工费也维持在1.85-1.9万元/吨的低位区间。且目前加工产能的利用率较高,加上国内锂矿也处于偏紧的状态,所以短期国内供应增量预期偏弱,支撑基本面仍可去库的观点。
三
预期偏差
市场对需求的高预期背后,仍暗藏两大核心偏差风险,供给黑天鹅与需求波动引担忧。
需求端方面,正极厂普遍忧虑明年二季度需求存在下行压力,主要担忧动力需求季节性走弱与磷酸铁锂新投产能有限、需求接近顶峰的双重制约。
供给端方面,如能超一季度稳定目前9-10万元/吨的价格水平下,部分非洲前期关停的选矿产能有望复产;如价格回到10-12万元/吨的区间,那关闭的澳矿也有了复产动力,只是澳矿的复时间相对更长,人员招工、培训,设备租赁,政府审批,这就需要锂价有个中长期向好的预期。
另一方面是,是信息披露不全的非洲项目,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刚果(金)等,非洲在建矿山的投产节奏,尤其是紫金 Manono 矿的产能释放。
综上分析,供给的风险点并非已被市场充分定价的枧下窝矿复产(该矿已召回团队并招工,复产预期完全交易),而是已建成在停产状态的复产和非洲新项目的投产。
四
后市展望
当前市场仍处于多头主导的窗口期,核心支撑源于持续去库与需求共振。碳酸锂已连续 16 周去库,11 月 25 日碳酸锂主力合约涨超 4%,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 90000 元 / 吨。机构预测 11 月锂库存将减少约 1.5 万吨,库销比接近临界值,短期供应短缺格局难以改变。价格有望冲击前高。
但多头高度受限,近月合约表现弱于远月。制约因素包括 12 月至一季度动力需求季节性走弱,以及磷酸铁锂需求接近短期顶峰。
风险提示:枧下窝矿若顺利复产将收窄去库幅度;历史数据显示 12 月需求可能出现小幅回落,需警惕季节性调整压力。
作者简介
余雅琨
中粮期货研究院 研究员
交易咨询证号:Z0022993
风险揭示与免责声明
内容版权归中粮期货所有,未经授权请勿使用,违规者将依法追责;观点仅反映发布当日判断,不构成交易建议;期货交易风险较高,公司不对交易结果承担责任;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您审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