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个国家级储能平台均位于昌平,最新进展及成果发布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举行。大会上,北京市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储能平台—大学(北京)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分别发布了最新进展及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介绍,储能平台石墨烯复合电池生产线、绿电-绿氢-合成氨过程耦合等技术实现突破,基于碳布电极的500kW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模块及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引领低成本长时储能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华北电力大学)常务副主任徐超介绍,创新平台目前已经建成电堆全堆测试台、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氢氨燃烧实验室等,下一步将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试验系统,带动相关产业提质升级。

会上,华北电力大学《2025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应用及高价值案例汇编》发布,收录了百余个代表性案例,为行业提供实操参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多家能源企业、科研机构签署液流电池生态合作协议,深化产学研资源整合。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