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光泽县寨里镇桥亭村村民李江清在家里准备午饭。他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汩汩流出。“现在水质很好,我们喝的都是‘放心水’。”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水质很不稳定,遇到下雨天水就浑浊。”看着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李清江感慨地说。
光泽县是我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建设试点县,近年来,当地经过不断探索,已形成一套“实事求是定方案、三级共治抓管护、以水养水促长效”的山区县农村供水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供水工程“最后一公里”的管护难题,让更多群众常年喝上好水。
水质保持稳定
桥亭村水质的变化,源于光泽实施的单村供水工程建设。今年来,光泽共实施94个单村供水点改造,让1486户6189名群众告别“用水难”。桥亭村单村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自3月全面施工,6月全部完工,新建拦水坝、沉砂池各1座,原水输水管道800米,对原有管网和供水站在充分利旧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并增加了消毒系统等设备。
“工程优先采用原址改造与设施利旧的建设方案,有效规避了新征土地与大规模土建的繁复流程,同时创新了‘坝前集水井取水+反应沉淀+慢滤+反冲洗’工艺,技术简单、运行成本低,大大减轻了后期的运维负担。”光泽县水利局副局长王照辉说。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光泽根据“充分利旧、避免资金浪费”的原则,将饶坪、崇瑞、汉溪、富家地等10个村组的供水方案从规模化调整为投资更低的单村模式,“一村一策”精准设计,最终确定94个单村供水工程提升改造计划,实现供水保障全域覆盖。
“通过对现有水源、水池、管网等设施进行修复、改造和提升,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在改造过程中,大部分单村供水工程采用技术成熟、操作简便的慢滤池净水工艺,不仅能有效保证出水水质达标,而且无须复杂设备和高昂电费,运行维护成本低。”光泽县副县长薛俊锋说。
截至9月底,光泽已有70%的村组单村供水项目完工投用,预计年内所有单村供水项目将全部完工,早日让更多群众喝上“放心水”。
管护专业有效
“水厂附近地面出现渗水情况,村民正常用水受到影响。”日前,光泽县农村供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鸾凤镇饶坪村村民的反馈,饶坪村水厂附近地面出现严重渗水,影响村民正常用水。
半个多小时后,管护中心技术人员赶到现场,通过实地勘查、水压检测等方式精准排查,确认渗水原因为供水管段被火烧损,破损长度约60厘米。经专业施工,破损管道于当日修复,供水管网恢复正常水压,村民用水未受实质影响。
目前,包括118个单村供水点在内,光泽全县有400多处农村供水点。供水点分散,如何长效管?今年1月,光泽县农村供水服务中心成立,当地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公司——福建潭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提供农村供水设施日常巡查、定期维修养护、水质检测、人员培训等服务。
“中心分片区网格化管理、建立信息化运营平台,有效改变了村级管护力量薄弱、技术不足的现状,保障农村供水设施稳定健康运行。”该中心负责人邹文彬说。
“我们已实施了5轮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但一些村庄供水问题仍旧突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供水工程长期失管失修所致。”薛俊锋说,当地建管并重,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面的专业化管护,力求建立一套良性的农村供水保障机制。
为了更好地进行建设和管护,光泽成立了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发改、水利、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政策制定、资金保障、项目监督和绩效考核;通过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机制,对第三方管护公司进行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与项目资金拨付、管护费用结算直接挂钩,确保管护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共治共管共护
初冬早晨的桥亭村,寒风阵阵。50岁的桥亭村管水员李建华穿上厚衣服,出门巡查村里的供水设施。对供水设施进行日常巡查保养、简单维修,及时发现处理村里供水问题等,是李建华的日常工作内容。五年前,在村民的推荐下,他当上了桥亭村的管水员。
这五年里,李建华参与过供水管道抢修、水源点清淤。“县里对我们进行饮用水制水工艺流程、净水设施设备使用规范、水质的好坏辨别等培训,常见的问题我们都能解决,工作干起来越来越专业。”他说。
“这些年大家的节约用水意识和有偿用水意识提高了,爱水护水逐渐成为共识。”在专业程度提升的同时,李建华也感受到了村民的变化。
“第三方公司的管护并非无限兜底,日常的加药消毒、巡护检查等还是要靠村里的管水员来落实。”王照辉说,在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各村通过民主程序选聘本村的管水员。目前,全县共有377名管水员。他们是供水管网“毛细血管”的直接守护者,负责从水厂出水口到村民家水龙头这段管网的日常巡查、简单维修和信息上报。
有了管水员,更要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光泽打破长期以来农村用水“免费餐”的习惯,探索建立“用水缴费、自收自支、以水养水”的良性收费机制——
根据《光泽县农村供水水费收缴指导意见》,水费标准由各村通过“一事一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根据本村供水工程的实际运行成本,包括管水员工资、电费、小修费等来自主确定。水费由村委会自行收缴和管理,用于管水员日常维护等,收上来的钱用在哪里,需要定期公示。
“共治共管共护,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并形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良好氛围。”王照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