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水秀社区:“小老助老老”,打造银发治理新样本


(来源:新华日报)

清晨的阳光洒满楼道,68岁的徐阿姨背着沉甸甸的“友邻包”,敲响老邻居的家门,送去代购的果蔬和生活用品。这样温馨的“小老助老老”场景,正是无锡市滨湖区水秀社区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的生动注脚。

面对辖区24%的老龄化率,水秀社区探索出了一条“邻里互助、自我服务、老有所为”的内生型养老新路径。这种以邻里情谊为纽带、以互助服务为载体的养老模式,让居家养老焕发出新的生机。

筑牢服务根基:从“基础”到“优质”构建宜居家园

走进水秀社区,适老化细节随处可见。三年来,226个楼道完成适老改造,28处无障碍坡道让老人出行无忧,97户老年家庭安装防滑地板、淋浴椅等个性化设施。去年,社区为158户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一键呼叫”、烟感报警等智能安防系统,成功预防多起意外发生。

“以前下雨天都不敢出门,现在楼道里装了扶手,坡道也改造得又平又稳,我自己都能下楼散步了。”在水秀社区住了30多年的徐大爷感慨道。2020年,社区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400平方米拓展至1000平方米,精心规划13大功能分区,引入专业机构运营,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日均服务老人超百人次,真正实现了从“有”到“优”的服务升级,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激发银龄活力:从“受助”到“相助”实现老有所为

在水秀社区,“友邻包”不只是一个帆布包,更是一座温暖的桥梁。截至目前,已有105位像徐阿姨这样的低龄老人主动背起它,与高龄邻居结成“暖心对子”,累计代买物资2850余次,陪聊陪诊超2000小时,形成了“花甲助耄耋,夕阳暖夕阳”的动人画面。

为守护这份善意,社区联动华润燃气、等单位为志愿者提供免费上门检修、通信优惠等回馈服务,构建起“服务—激励—再服务”的良性循环,让爱与尊重在社区流动起来。

2023年起,社区更以“一站五场景”康养生态圈为平台,围绕“医、养、乐、学、为”五大维度,推动老人从“被服务者”变为“社区共建者”:退休医护组成“康养顾问团”传授养生知识,文体骨干策划太极、合唱等课程,“银发教师”开设智能手机微课堂……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的价值升华。

推动治理融合:从“旁观”到“参与”彰显银发价值

在水秀社区,老年人不仅是服务的受益者,更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荣退+报到”机制,一批有经验、有热情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积极融入社区,在调解邻里纠纷、推动旧改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被居民亲切称为“阿毛阿姨”的退休党员陈建英,依托个人调解室培育了14名老年调解骨干。她常说:“大家都是几十年老邻居,信得过,说话管用。”社区还创新在“幸福餐厅”设立“食话实说”议事角,让老年人在用餐间隙就能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征集到110条“银龄金点子”,展现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的治理效能。

从“友邻包”的亲切问候,到“调解室”的恳切交谈;从“幸福餐厅”的议事热情,到“社区学院”的翰墨书香,老年人正用行动重塑“老龄化”的价值内涵。水秀社区用系统的服务体系、活力的银龄生态、融合的治理格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敬老文明的深刻内涵,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充满温度与智慧的基层样本。 叶馨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