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2025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科技大会今天举行,重磅发布上海市住建行业科技创新报告。新民晚报记者获悉,面向“十五五”,上海将形成一个核心技术清单,实施五大领域技术创新重点任务,提升五大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一五五”科技工程,全面提升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能级。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桢表示,一个核心技术清单,是围绕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需求,持续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上海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技术攻关,一是深化智能建造与产业协同发展。围绕智能建造理论基础与生成式智能设计、智能装备与建筑集成协同,新型建筑工业化体系,聚焦智慧工地、智能监管、知识库建设运营等应用场景,构建“感知-决策-复用”一体化的智能建造场景体系,实现人机协同、产业链贯通及全过程监管联动。
二是加速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围绕上海空间资源有限条件下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需求,聚焦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城市更新空间高效利用、高品质住宅与“四好”建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关键技术四大方向,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功能优化、效能提升、文脉延续,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加快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深化城乡建设绿色转型,围绕“双碳”目标,推动城市、园区、建筑及基础设施、建材等向低碳化、绿色化转型,构建跨尺度的绿色技术体系与协同治理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推动城市规划、建设、运维全周期低碳发展。
四是保障城市安全与提升韧性。立足上海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需求,从灾前评估、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三方面,围绕城市建筑与建筑群、基础设施及生命线系统、地下空间的高效运行与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构建多尺度、多灾种安全防控和韧性提升方案,提升超大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五是推动数智升级与AI赋能。积极开展住建行业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化构建安全智慧的城市数字底座,研究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造与应用技术,打造“可感知、会研判、快处置”的典型数字场景,以行业级多模态大模型为底座,构建“模型-数据-场景”闭环,打造住建领域专用AI能力平台,推动形成行业新质生产力。
为了全面支撑科创工作的开展,上海在创新体系方面也将做好创新平台、科技人才、专家智库、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五方面的工作,包括分层分级构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专项培育,健全专业遴选、管理与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智库运行模式,推动新技术示范运用,开展典型案例与标杆评审,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等,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签署合作协议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布与签约仪式,为上海住建行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互利互赢”的原则开展多领域深度合作。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第二批)集中发布,包括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以支撑性、引领性科学研究和提升行业技术成熟度为重点,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技术集成创果转化应用为重点。
备受关注的第三批上海市建设领域“十四五”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目录也在大会上发布,涵盖绿色低碳与生态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五大技术领域的25项前沿技术。此外,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第一届青年科创节活动标识正式亮相,激励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中施展才干,为行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原标题:《上海全力打造“一五五”科技工程,提升住建领域创新能级》
栏目编辑:金志刚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