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2025年11月17日,以“江淮日日新 书香‘皖’正浓”为主题的2025中国黄山书会在合肥圆满落幕。作为主办方之一,安徽出版集团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旗下12家单位,遴选千余种精品出版物参展,以“时代之光”助攀文学高峰,以“研学之新”勾勒教育蓝图,以“文创之美”活化传统文化,全面展现出版实力与文化担当,奏响铿锵有力的时代文化强音。
A 以出版育新苗,点亮文学星河 “时代之光”照亮青年作家前行路
11月15日上午,2025“时代之光·青年作家创作营”签约仪式在黄山书会主舞台隆重举行,“时代之光·青年作家工作室”同步揭牌,标志着文学创作与出版资源实现机制化对接,迈入平台化发展的新阶段。
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时代出版党委书记、董事长董磊在致辞中表示,集团创新打造“时代之光”平台,并携手文艺报社创办青年作家创作营,搭建起文学大家传经送宝、青年新锐切磋交流、出版单位精准对接的桥梁纽带。集团将坚守“发现人才、扶持创作、服务文学”的初心,让创作营成为青年作家成长的“助推器”、精品力作诞生的“孵化器”。
2024年首届创作营在黟县启航,著名作家王蒙亲临授课,张莉、李浩、石一枫、王威廉担任创作导师,李唐、路航、余静如等9位青年作家参加,催生《拉拉果公主的童话书》《屏生》《走七桥》《五个养猫人》《秉烛游》等一批优质作品。
今年11月12日,创作营在铜陵再度火热开营。安徽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陈先发,广西作协副主席李约热、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哲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项静、福建省作协副主席蔡崇达担任创作导师,与万户、三三、叶昕昀等9位青年作家面对面交流、实地采风。此外,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建功在“名家大讲堂”上以《文学创作中的几个面对》为题,分享其对自我、时代、文体与技术的深刻感悟,为青年写作者传授宝贵经验。
一路走来,“时代之光·青年作家创作营”逐步成长为具有辨识度与影响力的文学品牌,凝聚青春笔力,汇聚文学星光,正成为新时代文学攀登之路上的重要平台。
B 以书会聚知音,激荡思想江河 “文化客厅”里感受书籍的温度
书会期间,时代出版精心策划十余场文化活动,将安徽出版馆打造为思想交汇、情感共鸣的“文化客厅”。这里不仅是书籍展陈空间,更是读者与作者相遇、心灵与文字对话的精神家园。
《丰收的守护者:“时代楷模”徐淙祥的故事》新书暨《麦田里的思政课——沃野上的中国答案》研学课程发布会率先登场。徐淙祥外孙陈俊动情地讲述:“我的姥爷五十多年来,只专注于一件事:如何用科技让乡亲们多打粮,如何用汗水浇灌出沉甸甸的丰收。”该书作者之一李朝民分享了策划及创作经历,研学课程经理金莎带领观众“走进”淙祥千亩农业园,开启一场“沉浸式的粮食安全探索之旅”。
《年度散文50篇》品读会上,时代出版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编辑张堃比喻道:“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是喧嚣的浪潮,那么这套年选,便是沉静而坚定的灯塔。”陈建功、王子君等嘉宾与读者共聚,共同感受“过去三年汉语散文的思想星光与文字芬芳”。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在阅读写作分享会上呼吁:“尊重动物,敬畏生命,面对动物没有高人一等。自然的生物链条,不能丢失任何一环。”现场读者反响热烈,互动问答与签名环节气氛高涨。
“《异瞳》是大女儿,有女性视角;《宋刺》是大儿子;《宋忆》淡定大气,像公主的视角,是小女儿。”新书发布暨读者分享会上,赵焰以“三个孩子”比喻新作《异瞳》《宋刺》《宋忆》,谈笑间透出创作的深情与巧思。
“作为教师,我的讲台就是我的‘故乡’,我的学生就是我要守护的‘一方水土’。”《赵朴初的故事》新书发布会现场,编写组成员殷桃玲表示,希望这本书能“守护一束火种,用我们的一点光,照亮一小片天地,温暖更多的心灵。”该书是赵朴初先生光辉一生的生动展现,更是面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
“要有高度、广度和立意,将安徽‘五大文化’整体搁置和纳入整个中华文化的大系统、大坐标上予以考察,探究历史和现实的文化价值与定位。”《安徽“五大文化”丛书》新书发布会上,丛书主编刘伯山详细介绍了安徽“五大文化”的内涵、价值和地位。该丛书将历史文献、考古遗存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展现出多元共生、脉络清晰的地域文明全景。
《大地之子——中国地质学家的科学精神》主创牛静笛在新书推介会上表示,“我们秉持着与先辈们同样的严谨与求真、务实与执着,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最直观地触碰历史、感悟科学家精神。”地质学家“地质报国”的信念,通过一本书的呈现,震撼了在场读者。
作家史钧携科普新作《生命的颜色》来到现场,以幽默通俗的语言打破科普壁垒。他指出,书中“将零散分布在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知识整合起来”,帮助读者建立“色彩与生命生存、进化紧密相关”的认知框架,点燃了读者的科学探索热情。
“这本小说是一个群像的故事,描述了一群青年人的生活,也勾勒出千禧年小城青年的青春图谱。”作家伊北在《青春外史》新书发布会上,分享其创作心路。作为淮南人,同时也是《六姊妹》小说的作者,他扎根安徽土壤,将地域文化融入故事,坦言“《青春外史》更像是《六姊妹》里面第四代人的生活”。
《张恨水文言小品合集》分享会上,学者桑农指出张恨水的文言写作“既继承了安徽桐城派的文言传统,又带有明清小品散文的风格”。陈子善认为,该合集的价值在于它首次集中呈现了张恨水的文言作品,引发读者对文言书写与传承的深入思考。
心理学家王学富携《我自蓬勃》开展心灵对话,提出“‘存在’最深的意义在于:我们会不断思考‘为什么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引发观众对生命价值的深层反思。
“弦上有书声——安徽文艺出版社吉他快闪互动体验课”温情上演,知名吉他教育家王志铭登台献艺。他介绍其编著的《指上弹兵——色彩指弹教学法》,“通过彩色乐谱与色块分区,让复杂曲目变得直观易懂”,音乐教育与阅读体验在此相映成趣。
“书香茶韵”丛书新书签售会上,《皖美茶香》《茗韵悠长》两部新作吸引茶文化爱好者深入研读。这两部作品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其中《皖美茶香》更聚焦安徽这一中国重要茶产区的文化特色。
“米小圈漫画历史故事”与“笑猫日记(动漫版)”亲子活动现场,早已聚集起熙熙攘攘的家庭。主持人以生动语言讲述历史学习的意义,其中《米小圈漫画历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严肃的历史变得温暖有趣,大小读者在欢笑中收获智慧。
安徽出版馆如一座文化万花筒,映照出千姿百态的精神图景,也让全民阅读的芬芳,浸润每一位参与者的心田。
C 以科技赋能教育,畅游无界学海 研学课程矩阵构建成长新场景
在安徽出版馆课后服务展区,教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可感、可体验的生动场景。
孩子们在科创课程《科学实验室》体验台前观察化学反应,眼中闪烁着惊奇;在《中国风童谣手势舞》区域吟诗起舞,语韵与律动相融。这些课程体现出时代出版贯彻“五育并举”理念,聚焦科创、传统文化与艺术体育,全面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国内首套全省域研学课程读本首次在书会亮相,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驻足翻阅、热烈咨询。以“一市一特色、一书一窗口”为定位,时代出版旗下8家在肥出版社携手全省16个地市文旅主管部门,深挖安徽文化资源,打造安徽地域文化的研学教育标杆。600门“一市一品”研学旅游精品课程同步呈现,构建起系统化、规模化的省级课程矩阵。这一系列成果,正让“带着课本去旅行”从美好理念加速走向普遍现实。
“皖美研学”数字化平台的演示区,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教育的效率。轻点屏幕,全省923家研学基地、3626门课程、2031条线路一目了然。一位家长感慨:“像订电影票一样规划一场有深度的研学,太方便了!”2025年以来,该平台服务研学活动38.9万人次,交易金额达6913万元,展现出科技赋能教育的巨大潜力。
D 以创意活化传统,书写“出版+”新篇 文创“破圈”让文化走进生活
安徽出版馆生动诠释“出版+”的无限可能,文创产品不再是图书的附属,而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破圈”先锋。
数字出版展区内,VR/XR设备前排起长队。观众或“穿越”至《觉醒年代》的历史现场,或沉浸于《了不起的中国》VR项目中的壮丽山河,惊叹声不绝于耳。
文创展区洋溢着生活气息与年轻趣味。“徽韵”套装中的宣笔歙砚,引来书法爱好者收藏;“安徽文化”趣味系列中,“明太祖表情包”挂件与“合肥话”冰箱贴,让年轻人爱不释手,在笑声中传递文化认同。出版IP正以创意为桥,从书架走向生活,从传统迈向未来。
这是一次出版实力与文化担当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坚定宣言。从培育文学新星的笃定,到服务全民阅读的热忱;从赋能教育创新的远见,到推动产业融合的探索,安徽出版集团暨时代出版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敏锐的产业洞察与持续的创新活力,在建设出版强国的征程中稳步前行。它不仅致力于让安徽文化、安徽风景、安徽故事“出圈出彩”,更立志于为业从“高原”迈向“高峰”,贡献深沉而隽永的安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