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增速放缓 预计“十五五”沥青需求总量下滑


  卓创资讯分析师 李海宁

  [导语]“十五五”预计房地产市场投资逐步放缓,基建投资也将更加注重投资质量和投资效益,这两个方向的投资变化也将导致市场需求总量下滑,“十五五”时期沥青需求可能成为近三个五年计划的最低水平。

  根据卓创资讯预测,2025年国内消费量预计在3078.03万吨左右,较2024年增加187.63万吨,增幅6.49%。预计“十五五”时期,沥青消费量明显下滑,未来5年的国内消费量均值在2705万吨,而“十三五”时期五年均值为3179万吨,“十四五”时期五年均值预计为3142万吨,“十五五”可能是近三个五年计划中国内消费水平最低的一个。当然随着道路建设的周期性变化,国内沥青需求可能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

  沥青市场的两大下游分别是公路建设及防水方向市场需求,其中公路建设属于传统基建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路建设投资与地方政府财政关联密切,防水市场需求则与房地产施工面积的多少直接强相关,因此基建投资及房地产投资的变化情况会通过影响沥青需求向沥青价格方向传导。从房地产投资及公路方向的基建投资来看“十五五”时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基建投资预计都逐步从追求高速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变化,沥青需求总量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房地产告别高增长时代 “高质量发展”成为主要目标

  房地产的投资情况不仅关系到房地产的后续施工变化及防水方向的沥青需求量,也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从而影响地方财政及相关的基建项目。

  “十四五”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发生重大转变的新阶段,增长驱动正式从房地产转向高科技制造业,同时“新经济”全面超越“旧经济”。从最新的“十五五”公报内容可以看出,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将以追求“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投资规模方面也将从过去的追求总量高增,转入逐步放缓进入稳定增长的格局,所以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的预期增速水平也将有所调降。

  “十四五”时期房企面临高债务问题突出、投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十五五”时期这种状况难以快速扭转,房地产投资体量预计较十四五进一步下降,且随着人口减少、适龄购房人群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也将较“十四五”时期明显下降,这将直接导致防水市场沥青需求体量的下滑。

  基建投资逐步放缓 公路项目相对偏弱

  从趋势上来看,近两年基建投资呈现结构性分化的趋势:即自2024年起,基建投资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由中央财政主导的水利管理、能源绿色转型(如太阳能、风力发电)等领域投资增长迅猛;而部分传统的地方主导的城建项目投资增速相对较缓。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可能正进入更注重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后基建时代”。

  长期趋势来看,《建议》提出了更加积极的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同时锚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目标。我们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是经济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预计未来五年基建增速将维持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年均增速5-6%左右,增速或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从基建项目的结构上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设中铁路项目投资或保持高增长,公路项目或相对偏弱;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水利管理业或保持高增长,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或受益于城市改造行动增速明显回暖;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或保持高增长。

  当然,今年7月底引发的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到2027年要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技术状况优良路率超70%,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达55%以上等;并为2035年建成完善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中国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可能为沥青需求带来一定的增量,但是农村公路等级较低,单位里程沥青需求量较少,且考虑到使用寿命、养护频率等原因,部分农村公路施工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水泥,因此农村公路沥青需求增量不能弥补其他道路建设沥青需求下降的影响。

  总体来看,未来几年除去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外,“十五五”时期的公路建设可能更多的聚焦现有路网的优化、繁忙路段扩容及关键通道补齐,里程增量将有所收窄,投资更集中于高价值的高速公路等收费公路工程。虽然随着公路总里程的增长,养护方向的沥青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但是难以弥补新建道路沥青需求的下降,沥青需求总量预计出现下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