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贸易面临信任重构的关键时刻,敦煌网集团创始人王树彤用一组数据证明了新可能:2025年4月,DHgate APP在包括美国在内的98个国家/地区登顶购物应用榜单,日下载量峰值增长近18倍。“关税高墙,拦不住人心所向。”王树彤如是说。她认为,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正在倒逼整个行业思考新的出路。
如其所言,当前,关税变局正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快速重构全球化布局,却也促使企业从野蛮铺货向深度运营转变,从依赖政策红利向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转型,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新的市场机会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从“竞争逻辑”到“利他共赢”
“时代真的到了一个‘转弯’的时刻。”在王树彤看来,“最底层的商业逻辑在变了,如果还是拿着旧地图,是没有办法找到的。”
她认为,未来稳定可持续的国际贸易关系,必须从“竞争思维”转向“共赢思维”,其核心在于“利他”。“我们更需要一种以共赢为核心的思维模式。企业发展的,不该再是‘恐惧或‘焦虑,重点不再是‘如何快速增长?,而是‘如何负责任地增长?”
谈及这种思维转变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王树彤阐释道:”过去那种以赢得市场份额为目标、强调激进扩张、以竞争为核心的模式,正在逐步瓦解。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视角,基于一个更深层的事实:真正的长期价值,来自你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Inner Mountain:构建信任的社群实验
2023年,王树彤发起公益组织Inner Mountain,这个主张向内探索、社群支持、全球连接的国际社群,成为了她实践新贸易理念的重要载体。
王树彤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美国社群成员Shannon,一位从帮助抗癌朋友做头发修复开始创业的前护士,在Inner Mountain的社群活动中,她的故事打动了一位有影响力的网红和一位美发沙龙老板,甚至现场的一位国内假发厂商也成为了她的供应商。
“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王树彤说,“后来那一条网红视频,给Shannon带来了200多个客户,从美发沙龙带来的复购率超40%。而这种商业合作具有很强的韧性,因为它源于信任,而不是单纯的交易。”
从“容器”到“共创”的贸易新生态
王树彤将敦煌网定位为一个“开放容器”,“平台不再仅仅是交易的撮合者,而更像一个‘开放容器,将工厂、网红、设计师、服务商和消费者等所有参与者汇聚到同一张桌子上,创造平等对话、直接碰撞的场域。”
她进一步阐释这种模式的价值,“这种模式下,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打破,用户反馈能够直达生产端,创意灵感也能快速转化为产品原型。这种‘面对面的共创机制,不仅提升了商业效率,更在互动中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可能。”
本地化共创激发信任的力量
敦煌网近年来持续推动“本地化共创”实践。例如其组织的“全球网红滨州行”活动,邀请海外内容创作者深入中国家纺产业带,通过第一视角的直播与短视频,向全球消费者真实展现中国制造的现代化水平与创新实力。这种“眼见为实”的信任建立方式,不仅打破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更在内容传播中形成了品牌认知与情感共鸣,为中国工厂从“幕后代工”走向“台前品牌”开辟了新路径。
“当这些网红现场看到自动化车间,亲手去摸那种特殊工艺的抗菌面料,他们首先被征服了。”王树彤分享道,“厂里有一款产品用了滨州藤编非遗手艺的纹样,被这些美国人惊呼是艺术品。”
这些真实的体验通过网红的内容创作,收获了超过2000万的播放量。“评论里全是问这个牌子在哪里买的美国人。”王树彤说,“这种‘眼见为实的信任建立方式,不仅打破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更在内容传播中形成了品牌认知与情感共鸣。”
“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东方智慧
王树彤用“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中国古语来阐释她的商业哲学。“企业出海不应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而应像水一样,融入当地市场、服务本地生态、创造共享价值。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从‘外来者转变为‘共建者’。”
对于未来的全球贸易,王树彤保持着坚定的乐观:“未来的全球贸易,必须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个体都能平等参与的系统。我们不应只关注如何赢得当前的游戏,更要思考如何共同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可持续性的新系统。”
在她看来,当企业放下“恐惧”与“投机”心态,转而以服务、贡献与共创为使命时,反而能在动荡环境中找到更稳健的增长路径,收获更持久的市场信任。“这就是信任的力量,也是贸易的未来。”撰文/邹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