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可
在辽宁省大连市,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正在悄然改变市民的生活——19家消费教育体验基地与402个消费维权 工作站交织成网,覆盖“吃住行讯游购娱特”八大消费场景,构筑起“点面结合、教维一体、社会共治”的消费维权新格局。这种创新体验,正让消费者“舒心购、放心吃、开心玩”逐步成为现实。
为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在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大连市消费者协会,携手各行业协会、商会及有关经营主体,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大连市消费教育体验基地应运而生。
通过持续深耕,大连市消费教育体验基地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累计建成19家。这些基地覆盖了八大消费场景,从百年老字号餐饮到特色文旅景区,从3C购物平台到智慧家居体验馆,几乎涵盖了市民日常消费的所有领域。
据介绍,大连市消费教育体验基地创新构建“1348”消费教育体系,通过1套制度体系夯基、3项工作机制赋能、4类功能阵地联动、8类消费场景覆盖,打造“先体验后消费”新生态。
大连食品安全协会是首批消费教育体验基地的共建单位。据该协会秘书长张波介绍,协会通过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讲座、工厂开放日、产品品鉴会等活动,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食品加工的生产过程、营养价值及安全标准。
在金阿山艺术馆,市民可以现场观摩贝雕艺术品的创作过程,感受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艺术馆工作人员会系统讲解贝雕技艺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并指导参与者进行简单的贝片粘贴等互动体验,在亲手实践中深化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理解与认同。
金融消费教育也不甘落后。大连市银行业协会和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已建立3家消费者教育体验基地。这些基地通过主题宣讲、互动体验、案例展示等形式,普及金融知识、解读风险防范要点,着力构建“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消费教育基地内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是大连消费环境建设的另一大亮点。消费教育基地在普及消费知识的同时,也让更多消费者知晓维权工作站的作用和意义,丰富了多元化解、源头化解消费纠纷的途径。工作站不仅现场受理和调解消费者的咨询投诉,还在消费体验过程中收集消费者反馈,及时回应关切,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消费争议。这种模式实现了消费教育、体验和维权服务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抓教育促规范、建基地降纠纷”的良性循环。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消保部主任宫克大说:“我们率先把消费维权工作站设在保险消费教育基地,基地建成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保险合同、理赔服务等纠纷87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126万元。通过教育前置化解误解、维权跟进解决纠纷,真正实现了‘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服务在身边’。”
这种将消费教育、体验和维权服务有机结合的模式,为辽宁省优化消费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大连样板”。如今周末去消费教育体验基地参观体验,已成为许多大连市民的新选择。家长们带着孩子在食品安全消费基地参观食品生产制作流程;新婚夫妇在数智家生活馆体验智能家居打造的美好未来;老人们在金融教育基地听取防诈骗知识讲解……这些消费教育体验基地就像一座座连接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桥梁,让消费变得更透明、更公平、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