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山城·一路有你│“计量活字典”里的“常氏密码”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7日电 题:点亮山城·一路有你│“计量活字典”里的“常氏密码”

作者 张淳茜

不是去一线的路上,就是在授课的讲堂,20多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资深计量技术专家常仕亮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轨迹。

谈起这个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的人,同事们用两组直观的数据给予评价:他曾指导和帮助国网重庆电力31家供电单位解决技术难题620余次,纠正差错电量5200余万千瓦时,让电费“颗粒归仓”;先后在国网技术学院、国网重庆技培中心等单位开展计量、反窃电人员培训两万余人次,让计量“薪火相传”。

在供电计量领域,精准是生命线,技术是硬底气。从2003年起,常仕亮就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在平平无奇的试验操作台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攻克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题,“聚沙成塔”,成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的一个“计量活字典”。

技术是“敲门砖”

巧治“疑难杂症”,防止“滴冒跑漏”

“我们这里有一个10千伏专变客户疑似存在计量故障,但是一直找不出具体原因。”2024年2月,接到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咨询电话后,常仕亮带队赶赴客户现场,调取数据、分析筛查,快速、精准判断计量设备存在故障,一个困扰大家一年半的“疑难杂症”,不到10分钟就被彻底“根治”。

这是常仕亮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仅此一项“手术”,就成功纠正差错电量约80余万千瓦时。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数十年的“修炼”中,常仕亮已将几千种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每种形式的功率、角度、幅值,全都熟记于心,日积月累,每当遇到计量装置难题,脑海里瞬间就会像“扫描仪”一样精准定位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及时找到消缺答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计量故障诊断及退补电量计算,需要计量人员携带检验设备到现场,在带电的复杂计量回路接线操作,分析测试数据及相量图,存在人身触电伤害、停电事故等安全风险,并且有运维成本高、人工诊断计量故障难度大等弊端。

工作期间,常仕亮积极开展QC技术创新研究工作,首创的计量故障“非接触式”智能诊断成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部署于PC端以及i国网移动端,采用“手机+背夹”,在i国网自动生成相量图、诊断计量故障、计算退补电量、显示更正方法,让数据“多跑腿”,大幅度降低了现场作业安全风险。

“这项技术可实现336种复杂计量故障自动诊断,推动了退补电量计算数智化转型。”同事介绍,该创新成果已在国网重庆电力多家家供电公司全面推广应用,每年可节约人力16万人次,每年节约成本390万元。

青年是“生力军”

点燃“计量明灯”,计量“薪火相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自己掌握的技术发光、发热,常仕亮经常受邀登上“三尺讲台”,为计量人传道授业解惑,培养的计量、装表接电、用电检查、台区经理、采集运维等人员,很多都已成为行家里手。

图为2025年7月,常仕亮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创新工作室开展青年员工技术创新培训。张淳茜 摄
图为2025年7月,常仕亮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创新工作室开展青年员工技术创新培训。张淳茜 摄

常仕亮还“手把手教学、心贴心传承”,亲自带徒弟30余人,让他们个个成了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初识计量专业时,曾鸣钟面对复杂的接线原理、繁琐的故障排查常常无从下手,得到师父的倾囊相授。

“接线时手要稳,端子对齐不能歪,不然容易接触不良。”“查找错误接线要逐相核对,不能遗漏。”针对错误接线原理、计量计算技巧等核心理论,师父常仕亮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案例,把抽象的公式拆解成通俗的逻辑,用“画图对比”“错题复盘”的方式,耐心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直到彻底打通徒弟知识盲区。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一有机会,常仕亮就将教学搬到条件复杂的“实战课堂”。“师父的悉心教导,让我少走了无数弯路。他不仅教会我技术,更让我懂得了供电人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初心。”曾鸣钟回忆,一次走现场,师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前后演示了三遍,直到自己悟通、悟透。

匠心传薪火,不负韶华行。为了打破学习的“时空壁垒”,让更多的同行学得轻松,常仕亮从2016年开始,先后编写三部学术论著在全国公开发行,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向上是“生命力”

定制“行业标尺”,新电“有章可循”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方兴未艾,但因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和安装标准不统一,制定一套适用于现场实际情况的分布式光伏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及安装规范,成为分布式光伏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勇于挑战,不断攀登。2024年3月,常仕亮牵头编写《分布式光伏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及安装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以分布式光伏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等过程入手,联合供电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上下游企业,提出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中压配电网全额上网,以及接入低压、中压、系统变电站余电上网等五种典型场景的设计及安装方案。

2025年1月,该《规范》由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标志着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团体标准迈入新阶段。经过重庆市范围内31家供电公司及能源行业相关企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践应用,有效提升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不久前,一户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在运行中出现发电量低于用电量的计量异常。接到当地供电公司技术援助需求后,常仕亮带着徒弟立即赶赴现场查找原因,发现是分布式光伏用户电能表的电量方向设置错误导致。于是,常仕亮以《规范》为教案,按照标准指导供电公司计量人员正确设置电量方向,运行后计量设备现场恢复正常。

“这个规范为重庆市的分布式光伏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审查、施工、验收、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引导,有效保障了分布式光伏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水平、安装工艺质量,以及运行的安全、准确、可靠,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常仕亮道。(完)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