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元索赔案”背后牵出上千起“批量维权”诉讼


成都某电商积极应诉,原告未按时出庭被法院撤诉处理

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提起的类似诉讼有上千起。受访者供图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提起的类似诉讼有上千起。受访者供图

  因为在产品展示的视频中用了一段音乐,近日,成都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被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起诉侵权,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律师费等共计9000元。

  章先生是成都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他在应诉过程中发现,原告在全国各地提起了上千起类似诉讼,于是猜测对方是依靠“广泛撒网、四处立案”的方式,通过诉讼或法院调解牟利。“起诉成本不高,能要多少是多少,很多小商家容易被吓住,只能妥协。”

  11月14日,记者通过采访原被告双方以及多位有着类似遭遇的电商从业者,对这起“批量维权”诉讼进行了了解。

视频背景音乐引纠纷

原告要求赔9000元

  章先生在电商平台上经营着一家售卖婚鞋的店铺,今年9月,他突然收到一份四川自贸区法院发来的传票,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起诉他的产品视频侵权,要求赔偿经济损失6000元、律师费2000元、证据保全费1000元,共计9000元。

  “我的视频很早就下架了,结果2025年来起诉我,而且总共视频引流才卖了几百元的鞋。”章先生说,在收到法院传票并经过庭前调解流程后,他多次接到一名自称原告代理律师的电话,对方提出调解方案,说只要愿意赔偿几千元,就可以调解和撤诉。

  章先生没有同意调解。他告诉记者,在行业内部,不少同行都遇到过类似事情,考虑到打官司费时费力,大多会选择妥协。“我不愿意调解,因为这家公司看起来就是到处起诉立案,主要目的是牟利。”

  起诉材料显示,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声称拥有音乐作品《晚风遇见你》的复制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该公司发现,成都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其经营的电商平台店铺中,将这首音乐作为商品介绍视频的背景音乐,该行为构成对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并指出侵权视频至起诉时仍未删除,严重损害其合法权益。

  在章先生看来,虽然原告要求赔偿的金额不多,但属于那种“批量维权”的诉讼,不能轻易妥协。“我们原本期待案件开庭,并计划据理力争,但因原告未按时出庭,法院最终按撤诉处理。”

涉事公司四处立案

提起类似诉讼上千件

  章先生透露,最初他们拍摄视频,是想通过视频引流的方式扩大销量,但销量并不理想,仅售出两双鞋,加起来仅几百元。因为视频是委托制作公司做的,他们完全不知晓侵权情况。

  在诉讼过程中,章先生和委托的代理律师发现,原告方依靠“广泛撒网、四处立案”的方式,在全国提起类似诉讼上千件,案由均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于是怀疑对方是通过诉讼或法院调解牟利。“起诉成本不高,能要多少是多少,很多小商家容易被吓住,只能妥协。”

  章先生介绍,在电商行业,在产品介绍中使用网络背景音乐是普遍做法,正常来讲,往往会用付费和免费的作品,但由于部分作品没有标识,或者说在外包第三方的过程中没有这方面的侵权意识,因此商家被告侵权的人数不少,“我们知道有很多人怕麻烦,只要对方有人来出面解决,给两三千元,原告就撤诉。他们把握住了商家的心理。”

  章先生的委托律师、北京市中伦文德(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方毅告诉记者,从维权效果来看,这类案件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影响。一方面,根据法律法规来看,确实存在侵权行为;但另一方面,维权者的主要目的似乎并非要求停止侵权,而是获取赔偿。“大量的案件,起诉后法院要受理,导致真正需要司法途径处理的案件被延后,法院案多人少。”而律师是批量授权代理,起诉成本很低。

  方律师分析说:“侵权要有故意,构成要件上,被告自始至终主观上不存在故意。使用背景音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视频效果。”

  方律师还检索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7日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该案例从法理角度驳回了类似“批量维权”的诉讼请求,为处理此类纠纷提供了新的裁判思路。

  章先生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会格外注重和尊重知识产权,同时也希望法院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多需要司法途径解决的案件上,如果能够过滤掉类似案子,对真正需要司法途径解决的案件是好事,“不能让‘批量维权’形成一种产业链”。

原告称侵权客观存在

协助唱片公司处理

  11月14日,记者联系到涉及此案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方告知可以联系一名熟悉这项业务的同事。随后,该公司办公室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侵权是客观存在的,律师肯定有律师的一个判断标准,我们只是协助唱片公司在处理这些事情。唱片公司对于这些侵权是有诉求的,法院也受理了。”

  对于商家反馈的该公司存在批量诉讼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小商家有小商家的问题,对于侵权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我觉得这个是立场的不同。”随后该负责人又补充道,“不存在侵占任何资源的问题,就是告诉侵权的商家,你无论在做什么之前,首先要考虑它的版权法律风险,不能随意地使用一些音乐或图片。如果说你取得了正规的授权,那么就应该在明确的页面或者其他地方进行标识,如果没有正规授权,那么你侵权的事实就是成立的。”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要考虑整体的法律环境,在侵权事实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如何去保护词曲作者和音乐公司的权利。“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已经提交到法院,法院已经在处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