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6日电(胡传林 陈红菊 魏张昕)“歌起山水间”咸宁民间歌曲展演15日晚在咸宁潜山广场举行。一首首裹挟着泥土芬芳、浸润着生活热情的原生态民歌,从咸宁的山水间“唱”到舞台上,带领观众聆听穿越时空的民间回响,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演在表演唱《月亮湾迎客歌》中温柔开篇。甜润的唱腔、灵动的旋律,搭配演员们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将咸宁“桂花飘香、温泉氤氲”的秀美意境娓娓道来,瞬间让现场观众沉浸在诗意的乡土氛围里。随后,来自咸宁六县(市、区)的十余个民间歌曲节目轮番登场,各展地域风情:咸安区选送的《姐乐吔》,改编自当地流传百年的民间歌谣,歌词生动描绘了村民插秧、采茶的劳动场景,欢快的节奏里满是咸安人对生活的热爱;嘉鱼县的《太阳一出满天红》曲调高亢激昂,歌手嘹亮的嗓音如同江汉平原的朝阳,充满蓬勃的生命力;赤壁市的《一杯香茶敬亲人》则尽显温婉,细腻的唱腔搭配茶具道具,将赤壁青砖茶的醇厚与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融入歌声;通城县的《瑶望千年·云歌》带着古瑶文化的神秘韵味,悠远的曲调仿佛在诉说千年瑶乡的故事;崇阳县的《点吧好》节奏明快活泼,方言唱词接地气、有活力,展现出崇阳人爽朗乐观的性格;通山县的山歌联唱《十绣荷包》则以质朴的唱腔、深情的演绎,将山区人民的真挚情感娓娓道来,每一句都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这些源自田间地头、凝结着咸宁人世代情感的乡音,没有华丽的包装,却以最本真的姿态打动人心,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咸宁民歌是扎根在山水间的文化瑰宝。”据活动负责人介绍,咸宁民间歌曲体裁丰富多样,涵盖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等七大类别——田间劳作时有激昂的田歌鼓劲,山间放牧时有悠扬的山歌传情,节庆嫁娶时有欢快的灯歌助兴,不同场景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民歌,共同构成了咸宁鲜活的民间音乐图谱。凭借深厚的民歌底蕴,咸宁先后斩获“中国嫦娥文化之乡”“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之乡”“中国古瑶文化之乡”等多块国字号文化招牌。此次展演的诸多节目,正是从这些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源中挖掘、整理、改编而来,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本土文脉的传承。

作为咸宁市“香城大舞台”群众性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2025咸宁温泉旅游季的活动之一,“歌起山水间”民间歌曲展演不仅为市民及游客带来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盛宴,更搭建了民间文艺爱好者展示才华的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