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可负担性”逆袭,“局外人”当选纽约新市长


(来源:上观新闻)

11月4日,34岁的美国民主党候选人祖赫兰·马姆达尼以50.4%的得票率,击败独立参选的前州长安德鲁·科莫与共和党人柯蒂斯·斯利瓦,当选纽约市市长。

祖赫兰·马姆达尼。图源:GJ祖赫兰·马姆达尼。图源:GJ

属于民主党“进步派”的马姆达尼是一名出生于乌干达的“90后”印度裔穆斯林,他不仅将成为纽约市自19世纪以来最年轻的市长,也是该市首位穆斯林市长和首位南亚裔市长。这一选举结果反映出纽约民众对生活现状和民主党建制派的不满,也被视为美国政治进一步极化的新风向。

马姆达尼的胜选,首先是一场“局外人”的胜利。在纽约多元社群眼中,马姆达尼的特殊身份标签使他更容易在皇后区、布鲁克林等移民社区建立支持基础。

一年前宣布参选时,马姆达尼几乎没有知名度。他胜选的关键在于围绕“可负担性”提出的一系列具体主张:冻结全市100万套租金管制公寓的租金;推行免费公交服务和免费托儿服务;建立由市政府运营的平价连锁杂货店;承诺到2030年将最低时薪提高到30美元。为覆盖这些支出,他主张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征收2%的统一税率,并将企业最高税率从7.25%提高到11.5%,预计每年可增加90亿至100亿美元财政收入。

在曼哈顿一居室平均月租高达4778美元的背景下,马姆达尼的这些主张精准击中“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痛点。在45岁以下的选民中,马姆达尼的支持率比科莫高出43个百分点;而45岁以上选民中,科莫则反超了10个百分点,世代鸿沟极为显著。

马姆达尼早年曾担任住房顾问,为低收入业主与银行交涉,这段经历也为其“可负担性”议程增加了可信度。他借助社交媒体成功动员了在传统政治中被忽视的群体,扭转了选民结构,推动纽约选举投票人数突破200万,创下自1969年以来新高。

反观科莫,在6月的民主党初选中败给马姆达尼后,他转而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科莫获得了民主党中间派的支持,包括前总统克林顿和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的背书,以及华尔街数千万美元竞选资金。特朗普在选举前夜高调为科莫背书,但此举在“深蓝”的纽约产生了反效果,进一步巩固了马姆达尼在自由派和年轻选民中的支持。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原标题:《凭借“可负担性”逆袭,“局外人”当选纽约新市长》

栏目编辑:齐旭

来源:作者:司晓宇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